陕西秦岭:棕色大熊猫,我有彩色照

|
|
|
|
|
|
|
陕西有大熊猫?
是的,陕西不仅有国宝大熊猫,还有棕色大熊猫!
陕西秦岭地区是大熊猫的乐园,这里的崇山峻岭、广袤林海、清澈山泉和绿色竹林,为大熊猫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成就了大熊猫地缘分布最北的天然乐土。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在秦岭发现大熊猫。50多年来,这里已建立了33处自然保护区,其中17处在大熊猫栖息地范围,护卫着秦岭大熊猫。
记得小时候,有一个脑筋急转弯游戏,问大熊猫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每次绞尽脑汁,总也答不对。最后公布答案:是想拍一张彩色照片!
秦岭发现棕色大熊猫后,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因为近30年来,在秦岭共9次观测到野生棕色大熊猫。其成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全球唯一人工圈养的棕色大熊猫“七仔”健康生活在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如今,“七仔”已到了当父亲的年龄,它的后代是否能保持独特的棕色基因,牵动着每一个科研人员的心。
秦岭大熊猫作为“大熊猫秦岭亚种”,其脸更圆、头骨较小,牙齿较大,多数胸腹部被毛略带棕色,很多人说,秦岭的大熊猫看起来是像“猫”的大熊猫,也因此被誉为“国宝中的美人”和“最美大熊猫”。
通过多年的保护,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显著增长。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秦岭大熊猫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109只增加到345只,增幅达217%,为全国最高。平均每100平方公里就有10只大熊猫,秦岭大熊猫野外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主要集中于秦岭中段南坡,北坡和西段也有少量分布,范围涵盖陕西5市11县27个乡镇。
秦岭大熊猫被科学工作者发现以来,全国已有5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进入秦岭,先后建立了“中科院秦岭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北京大学秦岭大熊猫科研基地”“中国环科院秦岭生物多样性野外监测研究站”等科研基地。在秦岭大熊猫种群、栖息地、基因、病理、繁育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涌现出一批科研领军人物。
2005年,浙江大学教授方盛国研究组开展了秦岭大熊猫遗传学研究,确定“大熊猫秦岭亚种”,获学界公认,揭开了秦岭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新篇章。
为保护和壮大秦岭大熊猫种群,陕西省成立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攻克了大熊猫生殖激素检测技术难题,掌握了大熊猫人工采精、授精和育幼等核心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人工繁育技术体系。目前,陕西繁育成活大熊猫18胎18仔,人工圈养数量达到22只,建成全球第三大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基地,为下一步开展野化放归创造了必要条件。
秦岭是中国地理标识,是我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线,也是植物区系的南北交汇地,动物地理上东洋界和古北界过渡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名副其实的“动物天堂”。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