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万元资金支持博湖县旅游业按下“快进键”
疫情防控期间,新疆博湖县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勤练内功,待到疫情“警报”完全解除时更好发力。
3月14日,博湖县全域旅游发展撤销“暂停键”,按下“快进键”,出台《2020年博湖县全域旅游发展资金支持办法》,拿出6000万元支持旅游业复苏回暖,以推动博湖县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将旅游业培育成博湖县战略性支柱产业。
“硬核”建设提升旅游硬实力
今年,博湖县全域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中,支持面非常广泛,包括绘制旅游导览图、设置导览图板及引导建立一村一品牌、一乡一特色,设立一批旅游标识标牌,在主题公园、乡村旅游主干道、出入口、乡村旅游节点、停车场等设置导览图、导引标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或雕塑作品等。
另外,针对旅游厕所建设项目,当年新建的旅游厕所分别给予A级5万元、AA级10万元、AAA级15万元资金补助。
开辟旅游专线奖补,对具有相关营运资质,能够承接并长期运营旅游精品线路的客运公司予以补助。
品牌创建提升旅游软环境
此次疫情防控期,既是旅游的冰冻期,也是旅游提升的调整期,博湖县旅游业补短板、练内功,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旅游复苏期的到来。
博湖县为了激励旅游企业打造精品,拿出160万元奖励品牌创建。对当年被评定为自治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的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采摘园经营户,每户一次性予以奖励3万元、5万元、10万元;当年被评定为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的星级酒店,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元、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
旅游业态创新促进“百花齐放”
随着游客需求的升级,除了千篇一律的大众化旅游消费外,个性化的旅游消费脱颖而出,成为游客的“新宠”。为了促进新型旅游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萌生,博湖县以160万元奖补资金作为撬动旅游业态创新的支点,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对积极参与民宿建设,达到相关要求,全年正常经营的旅游民宿,给予一次性奖励1万元。对评定为一星级到五星级的民宿,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10万元、20万元、30万元的奖励。
博湖县还对特色餐饮入驻及美食研发进行奖补,对菜品获得金、银、铜奖的分别给予1.2万元、1万元、8000元奖励;经营餐饮的企业和个人获得自治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别给予报送单位或个人5000元、8000元奖励。
对于伴手礼、博湖礼物、文创作品研发,旅游商品销售点,博湖县也出台了奖补标准。
“大船出海”开拓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越广阔,发展势头才会越迅猛。博湖县拿出1330万元对旅游企业开拓旅游市场进行奖励,重奖“刺激”之下,是对更广阔市场发出的邀请函。
对于组织游客到博湖县旅游的旅行社,接待游客达到1000人次及以上、旅游推广成效明显的,奖励旅行社1万元、分社2万元;旅行社与博湖县各旅游景区签订协议,在旅游旺季(5月~9月)旅游人次达到2000、5000、10000人次的旅行社,分别予以1万元、3万元、5万元奖励;在旅游淡季,旅游人次达到1000、2000、5000人次的旅行社,分别予以1万元、3万元、5万元奖励。
博湖县还鼓励成立旅游行业协会,促进旅游企业抱团发展。当年成立协会并正常运行,成功承接或提供相关公共服务后,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于组织开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乡村旅游文体活动的单位及乡镇给予补助;对于各类文化创作协会或演出队给予特色文化奖补;对于种植食葵、油葵、油菜、金银花等观赏性农作物的农户及合作社每亩奖励300元。还设有对外宣传促销经费奖励、旅游企业年度考核奖励等。
博湖县委常委、副县长喻凤琦说,在政策东风的强劲吹动下,今年博湖县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呈现“井喷”势头,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提速升级,相关产业全面开花,成为博湖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郭坤庆 周海霞 年磊 文/图)
责编:张靖雯
- 1 丁薛祥会见沙特阿美董事长鲁梅延
- 2 小城“宝藏”频出圈 江苏兴起“奔县游”
- 3 丁薛祥在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 加强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 4 “五一”假期甘肃省旅游产品供给足
- 5 甘肃省文旅厅组织召开世行贷款项目资产管理和运行运营培训
- 6 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巡演启动
- 7 甘肃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推进会在兰州召开
- 8 中国共产党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机关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 9 陇苏携手启新程 长三角畔谋共赢
- 10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第四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 11 丁薛祥同阿联酋副总统曼苏尔共同主持中阿投资合作高级别委员会第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