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风景名胜区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面积700平方公里。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与九寨沟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
黄龙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再加上滩流、古寺、民俗称为“七绝”。景区由黄龙沟、丹云峡、牟尼沟、雪宝鼎、雪山梁、红星岩,西沟等景区组成。主要景观集中于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并呈梯田状排列,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享誉人间,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等美誉。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除了高山景观,还可以在这里发现各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石灰岩构造、瀑布和温泉。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
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临涪江源流——涪源桥,是一条长7.5公里、宽1.5公里的缓坡沟谷。沟内布满乳黄色岩石,远望好似婉蜒于密林幽谷中的黄龙,黄龙沟名即来源于此。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在此修建了黄龙寺,用以奉祀黄龙。黄龙沟以它“奇、绝、秀、幽”的自然景观而蜚声中外,它酷似中国人心目中“龙”的形象,藏民称之为“东日·瑟尔磋”,意为东方的海螺山(指雪宝顶)、金色的海子(指黄龙沟),并沿袭着一年一度盛况煊赫、波及西北各省区各族民众参加的转山庙会。 黄龙沟连绵分布钙化段长达3600米,最长钙化滩长1300米,最宽170米;彩池数多达3400余个;边石坝最高达7.2米。
丹云峡以俊秀印峡谷风光,成为黄龙的“五绝”之一。它拥有丰富的树种、灌木和花草,是植物爱好者的天堂。丹云峡景区起子玉笋群峰,止于扇子洞,绵延18.5公里,落差1300米,峰谷高差为1000至2000米。这里冬天一片雪白,夏天山林翠绿,尤其是春天漫山遍野的红杜鹃、秋天一路枫叶红遍峡谷,那情景仿佛夕阳之下的火烧云从天而降,丹云峡因此而得名。山生云,树生风,丹云峡几乎每天都有云雾从林中升起,缭绕山间,时隐时现。丹云峡内森林密布,发源于雪宝顶的涪江,在峡内奇石怪岩的夹逼中奔游林间,好似一条白龙摇头摆尾,与身边的黄龙遥相呼应。
雪宝顶山终年积雪,山腰岩石嶙峋,沟壑纵横,湖泊星罗棋布。较大的海子有108个,尤为著称的是四海:即像明镜般的东南圆海,势如城郭的西南方海,形似弯月的西北半圆海,宛如金字塔倒映的东北三角海。雪宝顶山麓花草遍布,灌木丛生,松柏参天。这时生长着大量的贝母、大黄、雪莲等名贵药材,同时也是青羊、山鹿、獐子等珍贵动物栖息、繁衍的场所。
红星岩景区以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大量奇峰异石地貌景观和冰川堰塞湖为其显著特色,人迹罕见,颇具神秘色彩。 红星岩景区位于漳腊盆地东侧、岷山山脉西坡,该景点海拔较高,以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大量奇峰异石地貌景观和冰川堰塞湖为其显著特色,人迹罕至,颇具神秘色彩。位于海拔4300米的“红星海”,湖面呈不对称的五角星型,宁静秀丽,周围繁花似锦。在其悬崖中部绝壁上有一眼红色岩洞,像鲜血染红一般,其成因至今未知。风起云涌之时岩洞隐没在云雾里,阳光照射时,却有曲红色的光芒冲破云雾时隐时现,诡谲奇幻。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