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村屯到乡村旅游区——一个壮乡山村的蝶变
行走于村屯,目光所及之处干净整洁;曾经贫困的农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在广西宾阳县中华镇新塘村大庄屯,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屯甩掉了“穷帽”,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勃勃生机。
大庄屯党支部书记卢达忠日前向记者介绍,此前屯里基础设施落后,多数村民只能外出谋生。对此,党支部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组织村民寻找发展之路,最终明确方向:用足扶贫政策,以土地入股,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农旅结合项目,夯实村集体经济,实现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目标。
3年前,大庄屯成立了大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砂糖橘、沃柑、圣女果、优质香米等作物。“我们引导村民积极发展特色种植,12户贫困户都参与进来,县、镇政府多次邀请水果种植专家给农户提供培训,帮助我们打开农产品销路。”大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磨俊言表示,2017年,大庄屯所在的新塘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念好“农”字经,做足“旅”文章。摆脱贫困后的大庄人眼界更加开阔,他们积极探索农旅结合,将村屯变成乡村旅游区。2017年3月,由村民自办的南宁市大地庄园生态旅游公司成立,全屯108户村民以土地和资金入股方式参与村屯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努力将村屯打造成为集农业体验、休闲度假、郊野运动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区。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入,大庄屯吸引的游客越来越多。记者采访时看到,这里有砂糖橘采摘、儿童娱乐、生态观光长廊等功能分区,小桥流水与田园、步道相映成趣。不远处,几个农民正在给采摘区里的瓜果浇水,一些游客乘坐观光车享受“慢生活”。
“疫情期间,村屯旅游景区关闭了,现在又逐步火起来。”卢达忠说,景区靠近交通要道,秀美风光及各类游玩设施吸引了县城及附近乡镇游客前来,景区平均每天约有2000元旅游收入。
中华镇副镇长周世昌介绍,源源不断的游客带火了当地农产品采摘和销售,很多村民在家门口的景区找到了就业岗位。
中午时分,贫困户文宝梅赶回家里准备午饭。为脱贫增收,她家种植了十几亩柑橘和韭菜,她的丈夫此时还在田地里忙碌着。“我家2018年从泥瓦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现在游客多了,自产的柑橘不愁销路,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文宝梅说。
南国5月,天气逐渐炎热起来。考虑到很多游客白天不愿出门,大庄人的思路也跟着调整。眼下,这个小村屯正积极推进夜游项目建设,未来也将拥抱“夜经济”。
记者看到,在一片砂糖橘旁的空地,供游客使用的烧烤区雏形已现。几十米外,游泳池已经挖好,通往游泳池的道路也已经平整完毕。
“随着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每天晚上都有不少游客带着小孩过来游玩。我们正在增加烧烤、水上乐园等项目,满足游客夜游的需要。”卢达忠说。-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