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疫情放慢了人们出行的脚步和节奏,但旅游需求并没有消失。旅游业长期向好发展的基础没有变,旅游消费升级的趋势也没有变。当前,我们要正视新冠肺炎疫情对甘肃旅游业的影响,面向未来,长短结合,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谋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推动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强化资金支持,推动旅游业的恢复与发展。一是设立旅游扶持发展基金,组织实施诸如减免景点门票、发放旅游优惠套票等促销活动。二是加大信贷投入,金融机构应针对疫情冲击下旅游信贷资金需求,创新符合现阶段情况的信贷支持条件、产品和授信流程等,给予旅游企业必要的信贷支持。三是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对乡村旅游项目实施财政贴息支持,同时可以让国有担保公司对企业的融资行为实施担保。
出台优惠政策,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扶持乡村旅游企业。甘肃省乡村旅游企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政府应在金融、税收、土地、环保等相关方面给予乡村旅游企业明确的政策支持。要做好市场准入,严格甄别乡村旅游企业和大棚房、违建别墅的界限,保护好正当发展企业的权利,给予企业发展的信心。要鼓励各地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本地从业人员就近就地参加乡村旅游食宿服务、管理运营、市场营销等技能培训。
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增加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小而散的乡村旅游企业,提供统一的宣传推广营销平台,提供网上预约等电商服务渠道,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和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多种手段,加大乡村旅游产品宣传营销推广力度。鼓励旅行社等企业开展专业的市场营销和网络促销,拓宽乡村旅游销售渠道。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和中介服务,共建乡村旅游宣传平台。
加强旅游培训工作,促进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甘肃省大多数贫困村位于偏远地区,村民的观念、技术和经营能力都比较落后,应制定乡村旅游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贫困人口旅游服务、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技能的培训,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对于参与旅游经营及服务能力较弱的贫困户,通过政府出资入股、合作帮扶等方式,让他们更多参与到旅游中来,分享旅游带来的红利,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成效。
(作者系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州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斯丽娟)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