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之上 晋南戏曲传大义

时间:2020-08-26 来源: 作者:

  近日,山西省文化活动场所相继有序开放,人们又能回到剧院近距离感受舞台艺术的魅力。同时,疫情期间山西省晋南戏曲艺术家在“云”上开辟的艺术传播新阵地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新媒体平台,晋南戏曲之美为更多人知晓。

  多姿多彩的“云”上新阵地

  6月开始,晋南戏曲院团在蛰伏数月后,开始恢复排练和创作,不仅剧场重启,疫情期间新开辟的“云”上阵地也更丰富多彩。运城市蒲剧团的《空中蒲苑》线上直播,一次直播各平台总观看人数就达11.6万,点赞量近50万;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精心策划的网络戏剧栏目《蒲剧之光》也吸睛无数,他们开通的线上蒲剧课,从最基础的力量拉伸、肢体协调训练以及基本手位、脚位等戏曲动作着手讲起,再到蒲剧发展史、蒲剧名曲鉴赏等内容,不少网友被“圈粉”;盐湖区蒲剧团开通直播节目《东方有戏》,不仅可以现场听到精彩唱段,观众随点随唱,还可以在“云扮戏”环节了解演员如何化妆,特别是,团长孔向东用直播方式带领观众走进剧团,从练功房到戏服仓库、从化妆间到直播后台,以直播方式向观众展示戏曲之美;临汾影剧院“周末剧场”惠民演出于6月10日重启,剧院严格按照国家文旅部关于剧场复工演出的指南,采取分散就座,执行上座率不超过30%等规定,至今已演出20多场,线下同时启动“周末剧场”云直播,使场场精彩绝伦的剧目从剧场走进网络直播间,不仅拓宽了疫情期间的演出路径,最大程度减低疫情对戏曲剧团经济效益的影响,也让观众享受坐在家中就能领略蒲州梆子无穷魅力的便利,从而更好地推动戏曲行业的复工复产。

  “转战”互联网传递正能量

  用文艺作品鼓舞人,历来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2020年新年刚过,临汾戏剧研究院院长任跟心及领导班子成员迅速安排部署,决定将山西省一级编剧王辉第一时间创作出的《因为有你》的歌词谱曲、录制。王辉的歌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墨,讴歌了白衣战士;马典屯、张琦两位曲作者更是倾心用情。大年初三,郭泽民、许爱英、潘国梁多位“梅花奖”获得者带领院团老中青三代演员齐上阵,加班加点,录制成蒲剧戏歌《因为有你》MV。3月26日,当临汾市31名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凯旋时,临汾市4位梅花奖获得者携青年演员再次把这首戏歌带到迎接现场,用梆声琴韵致敬曾在一线殊死战斗过的临汾最美逆行者们。

  医治病,艺暖心。眉户剧名家许爱英、潘国梁、赵梅录制的眉户戏歌《一个都不能少》,朴实真切的唱词瞬间在群众中建构起心连心、同患难、共命运的情感认同,激励着在各条战线上为抗疫做出贡献的人们;曲润海作词,蒲剧名家景雪变等演唱的蒲剧戏歌《助阵歌》,音符中迸发着力量,鼓舞了一线医护人员的士气,也坚定了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决心;临汾市蒲剧艺术研究中心副团长郭双奎作词并演唱的蒲剧《万众一心抗肺炎》,旋律慷慨激昂,同时又将防疫科普知识巧妙融合,让科学防疫变得更为贴近生活、入心入脑;临汾市眉户剧艺术研究中心副团长贾福林眼含热泪深情演唱的《民族脊梁——钟南山》,直抒对耄耋老人钟南山院士以身涉险、挂帅出征、为国忘己的崇高敬意,对他直耿敢言的学术勇气和道德风骨表达了景仰之情;蒲剧戏歌《驱疫迎春展新颜》《众志成城写春秋》同样将旋律音符化身为精神食粮,凝聚人心,共渡难关。无数家庭是抗疫者坚强的后盾,无数父母家人是最美背影的依靠。蒲剧《加油!大龙》就把创作视角由医护人员转向特殊时期较少关注的特殊群体——志愿者,这是一类积极、主动、自发、不计报酬、不讲条件为社会提供义务服务的人群。

  以蒲剧戏歌《因为有你》《助阵歌》《驱疫迎春展新颜》、眉户戏歌《一个都不能少》为标志,在众多戏剧名家的带领下,临运两地年轻的文艺工作者纷纷从舞台“转战”互联网,跨地域、零收费、短时间内凝聚战疫力量,推出“短平快”作品,成为晋南大地上一支抗疫文艺轻骑兵。眉户剧艺术研究中心贾福林、杨丽、王倩、许丽君、张瑞、张剑配乐诗朗诵《再造东方神话》,张俊霞《一个刻骨铭心的春节》,小梅花蒲剧艺术研究中心程雅琨《致敬,最美逆行者》、田艺蓉《假如我不再回来》,运城市蒲剧团诗朗诵《我自豪,我是中国人》,蒲剧《天佑中华万民安》《天使的容颜》《万众一心感苍穹》等,眉户剧《众志成城迎春归》等40余个唱段,临运两地各县文旅局及剧团贡献巨大,作品占比近50%。这些作品用笔触记录感动,用旋律浸润心灵,用真情温暖人心,用力量鼓舞斗志、增强信心,晋南戏剧人运用新媒体,积极传播正能量,共同画好抗疫“同心圆”。

  积极学用新媒体平台

  抗疫期间,“经典新唱”“在线剧院”“艺术大咖在线授课”等一个个新名词也迅速成为大家追逐的焦点,抖音、快手等一批新媒体平台成了大家日常“逛街”的主要去处。省文旅厅开启了“在线剧院”专题,首播的10部剧为全省近年来涌现的获奖剧目,其中,蒲剧《泪洒相思地》《铁面御史姚天福》占两席,积极有效拓展了抗疫期间的艺术空间;临汾电视台《梨园堂》栏目连续3期推出晋南戏曲名家名段“众志成城战疫情”专题节目,集中展示晋南文艺工作者近期创作有关抗疫的文艺作品,同时根据不同观众的欣赏口味选取了风格品类各异的蒲剧、眉户剧经典唱段和折子戏;临汾市眉户剧艺术研究中心则把珍藏多年的精彩剧目推送到剧团公众号上;晋风蒲剧网从2月9日连续推出“经典剧目展播系列”,迄今已陆续播出50部经典剧目及23个精选折子戏的视频,点击量上千;蒲剧五大名演员之一的王秀兰、蒲剧名家景雪变等艺术家亲自与观众在线上互动交流,讲解传授蒲剧各种表演诀窍和技巧。疫情突袭,虽然搅乱了剧团日常工作和排练,但临汾戏剧研究院下设的3个剧团的演员们“停‘演’不停‘功’”,把观众特别好奇的练功、吊嗓、化妆等舞台背后不为人常见的场景通过抖音、快手等上传微信平台,用传统文化丰富了宅在家中人们的精神生活。众多晋南戏剧工作者通过一段段充满正能量的短视频,以特有的方式助力抗疫。

  伴随着文化娱乐场馆相继复工,晋南戏曲艺术家们表示会更加刻苦奋进,用更多有厚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文艺作品在剧场,在“云”上丰富山西省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