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提振贫困群众文化自信 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临夏非遗扶贫工坊的砖雕作品。
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支持我省建成2家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省文旅厅、省扶贫办共同认定91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3家市(州)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截至2019年底,我省10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吸纳就业人口47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81户2246人。此举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了全民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浓厚的非遗购物氛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扩大了“非遗+扶贫”影响力,极大地提振了贫困群众的文化自信,增强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为全省脱贫攻坚提供了产业支撑。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相继出台了《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和《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并于2018年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和积石山县列为全国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临夏砖雕和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设立了两个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我省还开展了一系列研培计划教学,培养各级“非遗+扶贫”带头人提升文化素养、拓宽文化视野、激发非遗传承活力,提高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和水平、设计创作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非遗传承人转变为从业者,助力当地精准扶贫,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下一步,我省将通过帮助工坊改良制作工艺、搭建宣传展示销售平台,扩大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确保临夏州非遗扶贫取得实效。
与此同时,借助2019年全国曲艺周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契机,我省70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145款、500多件产品进入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展示展销,并有69家非遗扶贫工坊的产品上线销售。同年,在第七届成都国际非遗节期间,甘肃省部分优秀非遗扶贫工坊传承人携带1000余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参加“非遗+扶贫”展销活动。今年春节前夕,在兰州举办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展销活动中,我省15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兰州市张掖路隍庙进行了为期7天的示范性产品展销,销售额达40余万元。
此外,省文旅厅多次与省扶贫办、省商务厅等部门对接协调,与阿里、京东、快手、拼多多、美团、淘宝等网上销售平台进行充分沟通,帮助48家省级以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各大线上平台共开设67家网店进行销售。在各大电商平台的支持下,今年“非遗购物节”当天,我省200余家非遗网店访问总流量达8085.7万人次,共接到订单12271单,销售总额达122万余元。
原文链接:http://wlt.gansu.gov.cn/mtjj/33876.jhtml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