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荒山地变花园 群众吃上“旅游饭”——记全国旅游示范村宁县瓦斜乡永吉村
6万平方米的芝樱花海,1.5万平方米的网红粉黛花园,4万余株连翘、月季、牡丹等木本花卉,葫芦池、喷泉、莲花池、月牙泉垂钓池、哥特式建筑等多处人造景观……宁县瓦斜乡永吉村义渠百花园以独特的魅力,成为八方游客的“打卡地”。
如今红火的义渠百花园曾经是撂荒山地。“我们村是典型的贫困村,村上没有像样的产业,群众收入主要靠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和外出务工,没人想过会吃上‘旅游饭’。”永吉村党支部书记刘仲恺说,2013年建档立卡时,全村贫困发生率为34.68%。
2017年初,瓦斜乡借助乡村旅游发展东风,按照“把市场引领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带动群众在家创业”的思路,大力招商引资,在永吉村流转山地、林地1300多亩,计划建设35个景点,义渠百花园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义渠百花园景区已累计投资3000万元,建成集中连片花海15处,栽植绿植2.5万余株,打造柳树林、白桦林、银杏林各1处,同步建成水景池、孔雀园、欧式木屋别墅等。”宁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周兆军介绍,景区还建成樱桃采摘园、苹果采摘园和瓜菜采摘园,千方百计吸引游客。
60岁的永吉村村民刘彦儒,以前全家依靠8亩果园生活,可果园已过“服役期”,果品产量和质量都跟不上,一年也没多少收入。老刘想外出挣钱,可上了年纪工作不好找。
2018年,永吉村义渠百花园建成后,刘彦儒和老伴常会梅报了名,成了景区工人。“我和老伴在景区干杂活,我每天收入100元,老伴每天80元,收入稳定,也不耽误照顾家里。”刘彦儒笑着说,“我还在村里旅游合作社入了1.2万元的股,每年可分红1400多元。”
据了解,永吉村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按照发展“旅游+”和全域旅游的理念,成立了全县首个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抱团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合作社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增加12万元的收入,同时62户贫困户以资金入股64.39万元,每年每户可保底分红1200元,最高可分红2700元;7户贫困户以106亩山地入股,每亩保底分红300元,户均分红4543元,村集体和群众都享受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刘仲恺说。
随着永吉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到此观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今年已累计接待游客30多万人,带动销售苹果、小米等农特产品300多万元,周边农户通过开设农家乐、提供停车服务等渠道创收逾200万元。
永吉村今年还跻身全国旅游示范村行列,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安志鹏通讯员李建强)
原文链接:http://wlt.gansu.gov.cn/xcly/34222.jhtml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