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超前消费需谨慎
用花呗、打白条、刷信用卡……对当下许多年轻人来说,“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伴随着消费观念转变及支付手段革新,超前消费大行其道,形形色色的互联网消费贷款产品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超前消费使人们在购买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预支收入、分期付款等方式,满足消费需求,能够降低一次性支付资金的经济压力。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条件下,适度的超前消费本无可厚非。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当前,过度超前消费正透支着一些年轻人的钱包和未来。他们对“这月买,下月还”的消费方式表现出过多的依赖性,甚至产生了“月欠族”、“负翁”、“账单式脱贫”的调侃,这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自嘲。当超前消费突破自身支付能力时,沉重的债务负担便如影随形。戳破光鲜的消费状态,是个人越发脆弱的经济状况。“花明天的钱”难圆“今天的梦”,盲目负债会影响年轻人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与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不符。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年轻人迅速增长的消费愿望,迎合超前消费的火热市场,一些鱼目混珠的借贷产品出现在市面上。越来越低的借钱门槛、充满诱惑的营销方式、层出不穷的贷款陷阱,对公众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有消极影响。
量力而行方能细水长流。在进行超前消费时,年轻人应充分考虑自身实际需要、当下经济状况及未来还款能力,避免冲动消费造成“无底洞”般的账户赤字。保持理性谨慎的态度,才能让超前消费这一支付方式真正为己所用。另外,有关各方要加强对年轻人消费观的教育和引导,取缔某些非法借贷平台,禁止商家过度营销借贷产品。创造风朗气清的消费环境,是我国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的应有之义。
超前消费并非洪水猛兽,过度消费实不可取。年轻人要“在乎现在拥有”,更要“在乎天长地久”。从长远计,别让超前消费“绑架”个人生活,才是真正的理财智慧。
- 1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廉政教育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 2 2025年宁夏博物馆管理工作培训班开班
- 3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4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5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6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7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8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9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10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11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