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挖掘乡村旅游发展新引擎 全力推进文旅惠民富民新举措

时间:2020-11-19 来源: 作者:

  图片1_副本.png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兰州新区从改革创新入手、以扶贫惠民富民为目标,以文旅项目为抓手,以配套文旅设施为着力点,全力促进兰州新区文旅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兰州新区紧抓乡村旅游提升工程,以城镇、景区周边和交通沿线为重点,优化乡村旅游环境,发展壮大以现代农业为基、田园风光为韵、生态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截至目前,兰州新区有4个省级美丽乡村、26个市级美丽乡村。栽植玫瑰、紫花苜蓿、向日葵、高原夏菜、花卉等万余亩;日光温室和现代化高架大棚千余个;大型养殖场5家;农家乐、生态园20余家。

  图片2_副本.png

  强化科技引领,激发现代休闲农业新动能。兰州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多元化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底气、添活力。新区规划建设的国家现代农业公园,立足农业多种功能的挖掘与拓展,打造体验型新业态;立足科技进步和模式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集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农业创新、乡村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于一体的新型田园综合体。已投入运营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完成了生态精品蔬菜林果生产基地建设,种植了草莓、圣女果、大樱桃、盆栽百合等农作物。温室内采用无土栽培,智能监控系统,并先后获得“‘丝绸之路’中小学研学联盟”“甘肃芝诺研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研学基地”“中药农药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农药‘世创植丰宁’试验示范基地”“YOCSEF兰州产学研合作基地”等荣誉称号。为大众休闲观光游、科普研学游、农事体验游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片3_副本.png

  强化产业带动,规模化种植发展观光农业。充分发挥新区地势平坦优势,通过设施农业、瓜果蔬菜、花卉苗圃等,不断提升农业规模化种植水平,形成了林草农牧业融合发展、互为补充的现代农业格局。秦川园区2万余亩向日葵种植基地,在葵花花期开展旅游摄影打卡季活动,引游客纷至沓来。规划建设的临港花海,种植65.5万平方米的紫色花海,扮靓“省城第一眼”,配套建设公共旅游设施,增设旅游营业点,已成为新区网红旅游打卡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利用温室效应种植各类花卉,培育打造西北最大花卉集散中心,农投花卉交易中心已成为新区品质生活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投集团装饰花卉生产基地种植的满天星、情人草、勿忘我,更让游人流连忘返;还有集中连片的中川牡丹、玫瑰也是夏日一道靓丽的风景。今日漫步在新区大街小巷总有鲜花香气扑鼻而来,新区城市绿化、美化正在逐步向全域旅游跨步迈进。

  图片4_副本.png

  强化内容包装,多样化产品发展乡村旅游。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打破各企业单打独斗的运营状况,不定期召开重点文化、旅游、商贸企业协调会,形成议事协调机制,鼓励企业抱团发展、区域联动。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特色优势资源,打造了以田园采摘、食材自摘、花卉品鉴为主的田园风情体验游;以踏青赏花、自助烧烤、垂钓体验为主的踏青观光游;以亲子植树、家庭农场、花艺课堂为主的农业研学体验游。先后策划包装“休闲观光 康养度假”两日游、“大手拉小手 快乐我成长”一日游、“‘香’约秦川”半日游等1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为广大游客出行提供了精准参考。同时,邀请省内外多家旅行商考察踩线,鼓励企业抱团组团观光游览,切实打破新区“过路游”的僵局,打造本地乡村周末游及节假日游的休闲旅游品牌。

  图片5_副本.png

  强化融合创新,新业态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为满足大众多样化的旅游休闲需求,培育“节庆+赛事+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复合型旅游产品,通过假日节庆、体育运动、健康养生延伸产业链创造更丰富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着力挖掘旅游消费潜力。依托规模化种植举办中川牡丹文化旅游节、“向阳花开逐梦阳光”摄影季;在兰州新区半程马拉松赛暨兰州新区第8届环城赛、“兰州新区国际汽车城”杯甘肃越野拉力赛等活动赛事举办前夕,精心策划赛事活动巡游线路,将乡村旅游景点串点连线,扩大乡村旅游宣传力度。在景区策划举办太平鼓王争霸赛、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甘肃省花艺行业技能大赛等,以赛事活动聚集人气,带动市场消费,全力打造“乐游新区”品牌。

  图片6_副本.png

  强化效益增收,乡村振兴旅游富民惠民。近年来,新区不断探索产业发展增收之路,打造万亩向日葵产业基地,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通过招商引资,采取农业公司流转土地+第三方公司承包模式,项目建设集中连片,观赏性好,收益可观,预计年产值1亿元以上。兰州新区农投集团花卉产业基地,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精细化管理,花卉满天星因品质高,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拍出每公斤80.3元的高价;花卉基地自今年营业以来营收达700万元以上。新区已建设5万亩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6万亩生态种植循环园,打造千亩特色种植基地,累计带动农民就业2000人以上,农民工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以上。


原文链接:http://wlt.gansu.gov.cn/xcly/34339.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