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旅大讲堂-—大家对话“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11月19日,天府文旅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讲在四川省图书馆如约开讲。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李明泉,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黎风三位专家围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举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三位学者以“巴蜀文化”开启对话,用轻松愉悦的方式与大家畅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既有大跨度的历史纵深分析,也有大视野地域跨度比较,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化大餐。
谭继和谈到,文化是根,文化是魂,巴蜀文化是很有特色很有魅力的地方文化共同体。纵贯古今,巴与蜀,一头连着最古老的人类起源,一头连着最古老的民族起源。巴山蜀水的旅游人文意义,具有华夏源头崇拜的伟大意义。《山海经》是巴人蜀人和楚人的伟大作品,而现在《山海经》正在成为撬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超强IP。文创产业动漫产业从业者不读《山海经》则很难具备古人的创新、想象与智慧。
黎风分享说,“巴出将,蜀出相”,了解巴蜀文化必读《华阳国志》。说到“走廊”,首先想到的是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李明泉提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把走廊搞清楚了,才能知道文化旅游融合怎么做。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如果仅仅以经济行为、产业行为来定义有失偏颇,必须要有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动力来支撑。如何把巴蜀文化变成巴蜀动力来支撑川渝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走廊建设,首先要“通”,需要一条经线来串联。
本次天府文旅大讲堂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线下200多人齐聚在四川省图书馆第一学术报告厅参加本次讲座,同时使用“一直播”在“智游天府”平台上进行线上同步直播,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超过2000人次。
“天府文旅大讲堂”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旨在持续打造集“政策解读宣贯、规划设计咨询、实用人才培训、旅游线路推介、旅游信息共享”为一体的综合平台,是立足探索、推广文旅融合发展的“四川智慧”和输出四川文化旅游亮点的重要名片。
原文链接:http://wlt.sc.gov.cn/scwlt/wlyw/2020/11/19/ab5f370638fa40629594841dcc17c99c.shtml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