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的“江南春”
炳灵石窟
炳灵石林“万笏朝天”景观
甘肃的春天总是来得稍迟一些。当朋友圈都开始晒迎春花开、柳条飘飘时,这里只有路边杨柳的枝条上鼓出点点鹅黄色嫩芽,一阵春风吹过,远远望去,就像挂着千万串嫩绿的珠子。在这山水变装之际,不妨带着温暖的心情,约上好友,寻一处湖光山色和历史文化兼具的惬意之地,享受一场诗与远方的旅行。
在距兰州市区80多公里的临夏州永靖县,恰有这样一处绝佳之地,可供人们探寻春色之美,聆听历史跫音,那就是坐落于小积石山中的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由炳灵湖、炳灵石林、炳灵寺石窟三大片区组成。炳灵湖,也是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的水库。其水域面积130平方公里,库容57亿立方米,水质清澈,风景优美。炳灵湖景区有炳灵圣境、大禹治水、“黄洮交汇”等自然历史景观,还有刘家峡水电站、黄河文化博览馆、刘家峡国际滑翔营地等现代人文景观。 乘船游览,炳灵湖犹如一面硕大的明镜,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使人心旷神怡。对岸群山造型奇异,既似桂林山水,又有独特的神韵。进入峡谷后,两岸奇峰对峙,壁立千仞,景色变化多端,风光绝美。 到了著名景点“黄洮交汇”处,眼前黄绿相交的景色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在这里,洮河穿甘南、越临洮,从吧咪山脚流过,带着黄土高原冲刷而来的泥沙,“客串”了一把黄河,而真正的黄河却是一片澄清。二水呈“Y”字形交汇,泾渭分明,形成一道奇妙的风景线。 去往炳灵石窟,可乘游船或快艇。乘快艇50分钟可至,适合“快走”;乘游船则需2—3小时,适合“慢游”,能充分领略沿途风景。 乘船前往炳灵石窟,只见黄河岸边耸立着许多形态各异的险峰峭石,这便是炳灵石林了。这里千峰壁立,万壑纵横,数百条支沟曲折蜿蜒,与形态各异的石峰组成了奇异的石林世界。此地是一处典型的近水丹霞地貌景观,被唐代名将李靖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寺沟口矗立着两座石峰,名为“姊妹峰”,是景区的旅游标志。早晨,她俩像一对刚刚梳洗完毕的村姑,亭亭玉立,尽情沐浴着朝阳;傍晚,又像是一对温柔的少女,脉脉含情,在等待迟迟不归的亲人。有人这样说:“如果把炳灵寺石窟比作一座巨大的人造艺术雕塑馆的话,那么炳灵石林就是一座浩瀚的天然雕塑馆。” 据史书记载,永靖县是秦汉以来的交通要道,也是丝绸之路陇西段南线的必经之地和唐蕃古道的要冲。中外商贾由临洮、临夏取道永靖炳灵下寺附近过黄河,经青海、张掖、敦煌,穿越河西走廊,进入西域、中亚和欧洲。因此,永靖留下了许多古代文明的瑰丽珍宝,炳灵石窟便是其中的代表。 “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音译,相当于汉语的“千佛山”“万佛洞”。炳灵寺石窟开创于十六国西秦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石窟主要由下寺区、上寺区和洞沟区三部分组成。现存窟龛216个,各类造像800余尊,藏、汉风格壁画1000多平方米,佛塔56座,藏品438件。 顺着栈道向上攀爬,只见南北长2公里的红砂岩悬崖上,石窟神龛鳞次栉比。终于爬到著名的第169窟。这是一处天然大洞穴,窟内现存西秦时期造像和壁画,下方就是炳灵石窟大佛,巍然矗立,让人心生崇敬。 水无山不秀,山无水不雄。在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山水珠联璧合,相映成景,美不胜收。炳灵湖的浩渺碧波映衬着文化底蕴深厚的炳灵石窟,江南的柔美和大西北的雄浑在此完美地融为一体。(文/牛莹图/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tips 甘肃省临夏州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票价:炳灵寺石窟门票50元/人 体验:滑翔伞、热气球 美食:黄河鲤鱼、手抓羊肉、馓饭
原文链接:http://wlt.gansu.gov.cn/xctg/36714.jhtml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