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热升温 何不趁机普及文明礼仪
暑假期间,博物馆迎来了人流高峰,文明参观的话题也被一再提起。近日就有这么一件事,有人在广东博物馆留言本上质疑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表示: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对此,广东省博物馆回应:在博物馆遵循相关的礼仪规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触摸传统文化,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故宫博物院、敦煌莫高窟、国家博物馆等热门博物馆吸引了大量观众,门票早早被订光。但有些不文明行为,却令人有些扫兴。
博物馆内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吃东西、不得碰展品,是文明参观的常识。一些观众认为顾客就是上帝,屡屡做出不文明行为。据博物馆现场管理人员反映,有观众触摸展品、随意使用闪光灯,甚至还有观众在博物馆食用自带的面条、粥。博物馆内孩子蹦跳打闹,尤其令人头疼。四川博物院发起逛博物馆,你最不能忍的参观不文明行为是什么?的调查中,大声喧闹、四处跑动、孩子打闹等行为,都榜上有名。
博物馆是展示文明、传承文化的场所,一些珍贵文物对保存环境有着很高要求,需要观众共同呵护。比如敦煌莫高窟,洞窟环境比较脆弱,闪光灯、任意触摸都会给文物带来损害,更需要观众十分注意。
人们进入博物馆接受文明熏陶,也是培养文明习惯养成的好机会。家长若趁此机会,以身作则、细心讲解,给孩子带来好的示范,不失为一次成功的言传身教。每一个观众都自觉遵守博物馆礼仪,能有效提升参观体验,更好地感受博物馆文化。
密集的人流增加了博物馆管理的难度,也考验着博物馆管理的智慧。大到博物馆藏品管理,小到对不文明行为的劝导,其实都需要博物馆管理者用心考量,提供更好的服务。博物馆也需要加强普及推广文明礼仪。此次广东博物馆的及时回应,引发了博物馆礼仪的讨论,就是一次很好的文明礼仪推广。
如何提升博物馆服务,如何向观众普及文明礼仪,博物馆可以进行更好的探讨和改进。比如针对孩子,做一些专门的展览,开设合适的博物馆教育课程,让孩子们在亲近传统文化过程中培养文明礼仪。借此有效减少观众不文明的行为,也能给观众提供更舒适的体验。
- 1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2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3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4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5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6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7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8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9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10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1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