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优势资源 助力精准扶贫——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乡岗莎村旅游扶贫案例

时间:2021-11-30 来源: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 作者:佚名

  

   

基本情况 · 01

  岗莎村位于普兰县巴嘎乡政府所在地,地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冈仁波齐”脚下。1983年由岗莎村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牦牛运输队”,1996年以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形式成立了“牦牛运输队”,2010年经县政府批准挂牌成立“牦牛运输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协会”,是一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民间协会为一体的专合组织,简称“岗莎村牦牛运输服务中心”。

  

  岗莎村党总支部按照中央、区、地区、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理清发展壮大、升级转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2018年初,经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班子讨论并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决议通过,岗莎村牦牛运输队集体经济合作协会购买了原带头组建牦牛运输队88户股东的所有资产,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进一步统一规范化建设的愿望。2018年10月,经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班子讨论并党员大会决议通过,岗莎村牦牛运输服务中心升级转型为西藏冈仁波齐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并推荐和选举方式产生了新一届公司董事成员,现公司下设有五大股东,牦牛运输队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占50%的股份、其它各4个作业组占12.5%的股份,公司固定资产总值达6000多万元,覆盖全村牧民群众328户1135人,有牦牛2270头,马1135匹。2019年牦牛运输队实现创收达2000多万元,群众人均劳务创收突破1.22元、人均增收1.33万元,现公司发展流动资金达550多万元。

  

旅游扶贫成效 · 02

  2019年,岗莎村全村实现摘掉贫困帽、走上致富路。村民收入的持续提高、生活品质的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和居住房屋逐渐翻新,不仅让广大群众过上了富足的新生活,更对巴嘎乡乃至普兰县持续稳定提供了保障。

  

  2019年公司除旅游运输外,特色茶馆、农家宾馆及其他旅游综合服务等产业纯收入突破300万元。市场细分水平和单个游客价值的不断提升,促使岗莎村旅游产业链条不断延展、收入来源持续多元化,这必将助推岗莎村牦牛运输服务中心在不久的将来进入更好更快的发展轨道。

  

  西藏冈仁波齐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主要做法 · 03

  (一)坚持党政主导,增强致富能力

  

  一是为引导农牧民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思路,组织村民学习参观阿里地区兄弟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情况,学习先进经验,坚定致富信心。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和扶持力度。县委、县政府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投入资金购买了牦牛、马匹,并在经营手续办理、扶持资金争取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三是坚持公司在村“两委”班子领导下开展工作,选拔“讲政治、会管理、懂经营”的人员充实到“两委”班子成员中来。四是注重实用专业人才和本村籍高校毕业生培养的工作,提高公司工作效率和整体收入,将把公司各项业务实现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化,让公司各项业务实现电子化办公。

  

  塔尔钦旅游综合服务体

  

  (二)坚持群众自主,实现“靶向扶贫”

  

  公司全面向村民公开村务、政务、财务,把知事权、议事权、监事权交给群众,定期对公司财务收支、分红、带动贫困户增收等情况进行清算,及时了解情况、摸清底数。每年召开农牧民大会,组织农牧民对当年公司的集体资金使用计划进行提议、表决,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2019年,通过全村群众集体议决,在公司运营过程中优先安排贫困户,并从公司每年发展基金中拨出3万多元,为76户198人贫困群众购买了生活物资,改善了贫困群众生活条件,公司每年发展基金中拨出33.6万多元购买粮食进行对入股村民分红。公司资金由群众有效管理和使用,不仅改善了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充分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参与生产、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三)坚持多元发展,增强扶贫后劲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公司的创收致富能力,近年来公司不断拓展业务外延,为延展产业链条,充分使用每年从公司的发展资金,先后调整了便民超市、妇女茶馆、扶贫宾馆等运营模式,实行扩建整合等方式组建新的产业,现有公司下设七大产业:牦牛运输服务中心、沙石料场、砖厂产业体、1314玻璃帐篷酒店、塔尔钦旅游综合服务体和电子商务物流点、西藏冈仁波齐旅游服务有限公司酒店、塔尔钦出租车公司。

  

经验启示及未来展望 · 04

  (一)发展专合组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为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选派、遴选政治立场坚定、发展思路清晰,敢做敢闯工作能力较强的人员充实到“两委”班子,先后确定了公司董事成员和章程,配齐了财务专职会计、设备操作技术人员和经营运行指导人员,大幅提高了公司的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和发展能力。

  

  (二)发展专合组织必须坚持从严管理

  

  坚持资金使用计划由农牧民群众集体表决,既是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实现群众参与经营、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也是坚持从严管理的重要手段。人心齐,泰山移。通过向村民公开村务、政务、财务,定期对“中心”财务收支、分红等情况进行清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打消了猜疑,凝聚了人心,让广大村民踏踏实实劳动、明明白白挣钱,极大地激发起全村增收致富的热情。

  

  (三)发展专合组织必须坚持市场导向

  

  随着打造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被国家层面提上日程,岗莎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未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岗莎村“两委”未雨绸缪,在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提出的“以旅游运输为龙头、建材加工和房屋出租收入为支撑、餐饮零售为补充的集体经济产业多元化发展之路”赢得了市场和广大村民的认可。

  

案例点评· 案例点评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实现脱贫的重要组织形式,其规模效益有助于旅游扶贫的精准有效开展。岗莎通过专合组织,创新公司运营模式,在全体村民监督参与下,坚持党政主导精准帮扶,“靶向”开展旅游扶贫,促使岗莎村旅游产业链条不断延展,收入来源持续多元化,提高了群众的主动性、参与性,体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科学性、民主性,赢得了市场和广大村民的认可。


  


原文链接:http://lyfzt.xizang.gov.cn/zwgk_69/lytpgj/202111/t20211125_2715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