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展新颜——70年来阿里地区林业草原发展走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阿里地区在自治区林草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取得良好成效。阿里地区围绕生态林草和民生林草两条主线,落实林草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9.5亿元,造林5.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38%提高至3.39%,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16.4%提高到24.52%。先后实施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不断丰富和深化生态文明理念,天然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防沙治沙和重点区域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持续推进,总体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自国土绿化工作启动以来,阿里地区先后开展了“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区域造林工程等国土绿化项目,持续推进义务植树、四旁植树、庭院绿化活动,实现绿化面积逐年增加,“无树村”“无树户”数量逐年减少,为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改善人居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阿里地区作为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前沿阵地,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哺乳动物26种、鸟类83种、鱼类13种、爬行类4种,以及200余种昆虫和20余种轮虫类动物。为此,阿里地区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为突破口,积极保护和修复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推进重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5个,国家级森林、湿地公园3个,总面积达16.7万平方公里,农牧民协议管护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员、专业管护员增加到657人。同时,围绕生态林草和民生林草两条主线,处理好保护生态与富民利民的关系,兼顾国土绿化与群众增收,让更多的农牧民群众参与到林草生态建设中,并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受益。党的十八大以来,整合资金151.6万元,用于支持全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累计安排生态补偿岗位15万人次,增加农牧民收入3.87亿元。鼓励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林草工程项目建设,累计创收约120万元。
此外,阿里地区不断深化林草改革创新,助推林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噶尔县、普兰县、日土县、札达县已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外业勘测面积82420.68亩;积极开展了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建设37个管理站,管护队伍37支,投资1.5亿元。完成了12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调整的规划编制工作,整合优化后,12个自然保护地调整为9个,自然保护地面积由原来的1662.6万公顷増加至1867.6万公顷。
原文链接:http://lyfzt.xizang.gov.cn/zwgk_69/lytpgj/202201/t20220117_2798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2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3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4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5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6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7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8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9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
- 11 丁薛祥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里贝拉举行第六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