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出版《兰韵“传”馨:纪念昆剧传字辈 从艺百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1年12月,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研究丛书系列之一《兰韵“传”馨:纪念昆剧传字辈从艺百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以下简称“《兰韵‘传’馨》”)。该书由夏萍主编,杨子担任执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1年是昆剧传字辈从艺一百周年,也是昆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为纪念昆剧传字辈艺术家从艺百年,总结传字辈艺术家的经验与成就,探讨21世纪昆剧艺术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于2021年7月16日-18日在上海举办“纪念昆剧传字辈从艺百年学术研讨会”,国内四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集中讨论传习所创办缘起、艺术传承、演员发展与历史功绩评价等诸多方面的议题。
《兰韵“传”馨》一书收录了研讨会34篇论文,合计49万余字,分为“传字辈昆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昆剧传习所创立之辩”、“传字辈昆剧表演艺术与传播”、“传字辈昆剧艺术家的历史经验与成就”等四个板块,“传字辈昆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对传字辈艺术的盛衰、传承以及生存发展进行了充分讨论,提出“衰而未亡”的昆剧艺术,在当下作为“非遗”保护的最重要的原则是“活态传承”。保护、传承和再创造是一个统一的辩证关系,也是昆曲存在与生存的根本之道,强调在昆曲百年传承的过程中,上海这座现代城市具有极为突出与关键性的作用,上海曲家、上海市场、上海传承人与传字辈舞台演出、技艺发展有着深厚的联系。“昆剧传习所创立之辩”在“穆藕初发起说”和“十二董事创立说”之外,诸多学者对昆剧传习所的创立进行了颇具创见的重新表述。“传字辈昆剧表演艺术与传播”阐述传字辈表演艺术、中国昆曲话语权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系统分析传字辈表演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并以青春版《牡丹亭》的巡演、电影《十五贯》的传播、昆剧《挡马》的创排为个案,分析昆剧传字辈的艺术对此后昆曲的运作及审美方式的影响,以1936年德译本《牡丹亭》为个案,探讨彼时“中戏德演”为当下中国戏曲“走出去”且“留得下”提供的启示与意义。“传字辈昆剧艺术家的历史经验与成就”从不同视角总结、分析传字辈艺术家在推动昆曲艺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贡献,带来新思考和新视野。
《兰韵“传”馨》作为研讨会论文的集结,不仅是对昆剧老一辈艺术家的回顾和缅怀,也为昆曲艺术的传承发展留下一笔不可多得的艺术财富。挖掘传统,创新发展,是艺术工作者和研究学者共同的使命,也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要务。《兰韵“传”馨》在现有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展现新视角,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希冀对昆剧艺术在当下的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发挥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供稿单位:上海艺术研究中心 杨子
原文链接:https://www.mct.gov.cn/preview/special/kygz/9550/202203/t20220302_93130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