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泉子村:乡村引客来 村民富起来
“没想到,这几年俺这穷山沟的石屋、石桌、石凳、青石板路、大火炕特别受城里人喜爱。现在村里发展了乡村旅游,在这住民宿,得提前10天预订。人手不够,村里像俺这样年纪的人也都上了‘岗’,俺老两口不出村子一年收入就有1万多块。”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泉子村73岁的村民周和富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淄博市博山区泉子村充分依托古村落原生态的资源优势,持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原来的贫困村逐渐脱贫致富摘了穷帽。 该村原来进出村的道路,是祖祖辈辈用双脚踩出来的窄窄的土草路,坑坑洼洼,汽车、三轮车根本进不了村,交通不便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2013年,吴圣霞任泉子村的党支部书记。在她的倡议和带领下,村里多方争取资金,先是硬化拓宽了进村路,之后又发展乡村旅游项目。2014年6月份,10户农家乐小院开发完成,当年营业3个月,纯收入就达3万多元,实现了泉子村多年来集体收入零的突破。 2015年,村里建起了能容纳二三百人就餐的旅游餐厅。2016年,该村又瞄准山顶的千亩杏林做起了休闲娱乐文章,修建开通了盘山路。盘山路的建成,为泉子村注入了一股活水,不仅串起了村里的16眼山泉,更成了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纽带。 2017年,泉子村又在沿途增加了秋千、吊床等休闲设施,并在杏林中打造了特色石板房和小木屋,村里先后举办了杏花节和山杏采摘节,吸引了上万人进村游览。2018年,泉子村山崖上的特色高端民宿建成投用,880元一晚还供不应求,营业3个月就挣了20多万元。 过去泉子村老百姓卖山货,经常起早摸黑,背着走到集市上卖,也不容易卖出好价钱,销售很困难。2017年,泉子村的电商平台建成启用,村民开始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山里的鸡蛋、核桃等特色农产品不仅通过平台销到各地,还卖上了好价钱。村民再也不用为农产品销售发愁,收入也大幅增加。目前,村子已跟“奇遇村”电商团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下一步村里的电商业务将由专业团队参与管理。电商给这个贫困山村带来了商机和活力。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村集体“家底”厚实起来。在村集体收入增加的同时,村里全力为百姓多办实事好事。5年间,泉子村先后实施了28个惠民项目。修建了村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休闲设施;实施了安全饮水项目,重新修建了自来水管道,让村民们吃上了纯净放心的清泉水;实施了农田水利工程,打了机井、砌了水池、安装了管道,农田得以旱涝保收,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昔日的贫困村,正行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 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新的一年,该村将继续把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并积极融入到全镇“全域大旅游”建设中,全力助推镇域旅游产业发展壮大,让乡村更美,让村民更富。展望未来,吴圣霞信心满怀地说。
- 1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廉政教育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 2 2025年宁夏博物馆管理工作培训班开班
- 3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4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5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6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7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8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9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10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11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