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加强夜间文旅消费研究取得成效
近期,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顺利协助完成了第二批国家级、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荐和评审工作。多年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紧紧围绕“智库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两大核心开展科研工作,对全市文化产业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助力重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以来,加强了夜间文旅消费研究工作,组织研究团队深入实地调研、采集相关数据、制定相关政策、积极配合集聚区建设和申报。目前,全市有6个国家级、27个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一是立足科研工作,推进研究成果转化。针对重庆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进行专题研究,对重庆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历史、现状、发展环境、积极因素、存在问题、发展方向等进行系统研究,撰写《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重庆夜间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文章发表,并得到领导批示,为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发挥了支撑作用。
二是发挥“智库”作用,助力政策制定。针对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的管理、评审等,拟写了《重庆市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评审办法》、拟定了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评估考核评分体系,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先于全国启动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智库”支持。
三是深入调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评审工作。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积极参与国家级、重庆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荐、评选工作。先后组织15批(次)专家团队调研走访,累计调研38个区县、52个集聚区项目点,并从政策、配套设施、业态、产品供给、营销、治理模式等角度开展现场评审和指导工作。
四是服务社会,充分发挥研究咨询职责。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申报工作开展以来,积极回应申报单位对申报条件、管理办法的疑问,详细解答解读政策文件,通过前期的详细调研为申报单位针对性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其热忱、务实的工作态度深受申报单位的肯定。发挥了科研单位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作用。
供稿单位及撰稿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刘妤
原文链接:https://www.mct.gov.cn/preview/special/kygz/9550/202204/t20220429_93277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1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2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3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4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5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6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7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8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9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
- 11 丁薛祥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里贝拉举行第六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