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创新机制推动文化执法提质增效

时间:2022-05-25 来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综合执法改革后,宜宾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针对全市文旅市场经营主体点多、面广、分散的特点,坚持创新机制,聚力破解市场监管难点问题,推动执法工作提质增效。

  一、建立网格管理机制,提升工作效能

  聚焦主城区文旅市场体量大、全覆盖巡查难的实际,在主城区4个一线执法大队,建立以街道、乡镇为区域,两人一组、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网格管理机制,实现网吧每周、歌厅每半月、其他场所每季度有序进行一次全覆盖执法检查,工作效能大幅提升。2021年以来,一线执法大队出动执法人员1.1万余人次,检查文旅场所3000余家次,排查整改消防、食品、燃气等各类安全隐患500余个,向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抄告违法违规线索8个。

  二、建立常态检查机制,保持高压监管

  聚焦全市文旅市场密闭场所多、疫情防控易松懈反弹的实际,整合支队机关队室人员,成立由班子成员和队室负责人任组长的5个常态检查组,分包县(区)市场每周一抽查、每月一轮换。2021年9月机制建立后,共抽查各类文旅场所400余家次,歇业培训网吧、歌厅、旅行社28家次。

  三、建立联动执法机制,消除监管盲区

  聚焦“两海”示范区执法人员紧缺、旅游市场监管难度大的实际,整合支队和长宁县执法大队、兴文县执法大队、“两海”示范区综合执法局力量,建立“两海”示范区联动执法机制,成立2个执法检查组,以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信访稳定、经营秩序为重点,每月分别对蜀南竹海景区、竹海镇和兴文石海景区、石海镇进行一次联合执法检查。2021年12月机制建立后,开展联合执法检查5次,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除患和经营乱象问题16个,有效消除了市场监管盲区。

  四、建立办案专班机制,锤炼执法队伍

  聚焦全市文旅市场案件办理数量较少、质量不高的实际,建立办案专班工作机制,从支队和县(区)执法大队抽选10名年轻干部,组成两个案件办理工作小组,深入各县(区)检查摸排违法违规线索,集中查办跨区域、重大复杂案件,协助指导县(区)执法大队查办案件,锤炼提升执法人员执法办案能力。2022年1月专班成立后,摸排违法违规线索15起,立案调查违法违规案件9件,案件办理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

  五、建立交流协作机制,实现补短提升

  聚焦全市执法人员执法经验欠缺、业务能力较弱的实际,与川南渝西七市(区)、巴中市和浙江省湖州市等执法支队建立交流协作机制,在执法培训、市场检查、人员挂职、党建工作等方面务实开展交流合作,实现共同补短提升。先后选派10名执法人员参与了市外联合培训,邀请专家举办了区域旅游、艺术考级执法培训班2期,线上线下培训川南渝西和浙江省湖州市执法人员150人,加强了川渝、川浙地区执法协作联动。

  

  (图为南溪区严格落实网格管理机制开展执法检查)

  

  (图为支队常态化检查组对县(区)市场开展暗访)

  

  (图为开展“两海”示范区联合执法检查)

  

  (图为川南四市开展旅游市场联合检查)

  

  (图为川南旅游执法现场培训会)


原文链接:http://wlt.sc.gov.cn/scwlt/zhzfdt/2022/5/20/c099ee9c1611407ebbf1878e0ec07ea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