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 | 看韶关乡村振兴:红色基因铸造美丽乡村样板
走进仁化县董塘镇安岗村,被广东省委誉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仁化暴动革命遗址思诒堂一带,闪耀着铁锤镰刀的光芒;广东唯一的国家级唐代古塔云龙寺塔,印记着安岗村繁荣的历史;村后森林公园里老人带着小孩在玩耍,村口的绣球花产业基地里农民们正在忙碌
近两年来,仁化县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精准扶贫和全省第一批红色村党建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和活化安岗村红色资源,大力实施红色党建引领工程,着力将安岗村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美丽乡村新样板。
安岗村思诒堂是中共仁化县委第一届委员会、第一个乡农民协会、第一个乡苏维埃政府、第一个党支部安岗党支部的所在地。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仁化县第一任县委书记阮啸仙与安岗村土生土长的仁化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领袖蔡卓文并肩战斗,在安岗村领导了仁化暴动之华阳寨保卫战等,创造性地将仁化开拓为粤北武装割据的中心和海陆丰第二。
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会议上,阮啸仙向大会郑重介绍仁化暴动的全过程,让仁化暴动的经验推向共产国际,阮啸仙的发言也被翻译成俄文,存入共产国际和中共六大档案。
当记者今天来到思诒堂时,只见红色革命年代的硝烟早已退去,但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革命遗址却留存至今。去年来,该县在安岗村大力实施红色堡垒、红色阵地、红色教育等红色党建引领八项工程,对思诒堂、阮啸仙旧居、蔡卓文旧居、华阳寨保卫战古战场等红色革命遗址进行修缮、布展。
仁化还融入红色元素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解决村级组织办公场所窄小问题。建设党建(廉政文化)展览厅,展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仁化的光辉事迹等。基于安岗村是中国共产党审计工作创始人阮啸仙的重要革命地,同步打造省级红色审计教育基地。
当地还打造了以阮啸仙为原型的《闪耀北斗星》歌舞剧,出版了《红色安岗》和《一盏煤油灯阮啸仙的故事》等书籍,活化红色文化。
红色基因不仅激活了美丽乡村新样板,还让村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迅猛增长。仁化县安岗村村支书主任叶金泉告诉记者:我们村是省定贫困村,目前有46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并有望今年年底脱贫。去年,安岗开始确立了以柑橘、莲藕、养殖、绣球花四大项目作为特色产业来发展。
这里红色资源丰富,村民很支持,所以在这建立设施农业扶贫示范基地,也为老区发展做一些贡献。绣球花基地负责人廖志朋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1000多万元,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第一产业绣球盆栽生产、第二产业绣球花鲜切花、永生花和干花加工生产以及第三产业绣球花销售和绣球花主题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据了解,该基地栽培的20多万盆绣球花已开始上市,整个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500多万元。贫困户可通过土地租赁、入股分红以及务工方式增加收入。目前,2018年分红收益已发放到村集体及贫困户,基地为46位贫困户发放务工工资共计23万元。
如今的红色安岗村,与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石塘古村、城口红色小镇等串点成线,成为了重要红色景点,成了省市县机关单位党组织、亲子家庭、市民游客等开展瞻仰革命遗址、重温红色记忆、休闲体验等的热选地,每逢春节、国庆、五一、七一等节假日,安岗村日接待游客上千人。
安岗村的美丽变化,激起了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创业潮,返乡村民逐渐开办起了民宿、农家乐、农事体验等产业经济,满足游客吃、住、游、购、娱等各方面需求,带动了全村的增收致富。2018年底,安岗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的2.8万元增长到9.5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7715元增长到14500多元。目前,全村贫困户44户117人实现了脱贫。
- 1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廉政教育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 2 2025年宁夏博物馆管理工作培训班开班
- 3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4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5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6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7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8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9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10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11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