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一会四联”机制,夯实信访稳定之基
、
上图左起:城关镇道德法庭调解员蔡允田、太康县信访局副局长闫倡领、调解员宋传兴、谢康志、镇长王艳、主任科员张文彬
太康县城关镇党委政府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发挥一会四联工作机制,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复杂信访事项,促进了全镇社会和谐稳定,做到了小事不出区、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行、人员不失控。今年以来,已研判疑难案件12起,化解11起,稳定1起,化解率达90%以上。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实行信访例会制度,定期研判信访案件。镇党委每周五召开信访工作例会,专题会商研判本周信访事项,对信访疑难案件做到定责、定人。书记镇长亲自参与案件研判,亲自协调信访问题处理,真正做到党委统筹联动,部门研判联商,多策并举联处,整合力量联督,确保信访案件解决落实。鲁庄社区居民祝敬华因为自己的宅基地被县政府征收后,对经济补偿和新宅基地安排不满意,多次到上级反映县国土局领导不作为。镇党委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专题开会研判此事。书记、镇长多次到县政府和国土、住建等有关单位,为祝敬华安排宅基地一事找政策、找依据、求帮助。最终,祝敬华宅基得到合理安排,六层楼房已建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祝敬华逢人便夸党的政策好,书记镇长是上访群众的贴心人。
二是成立道德法庭和新风协会,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城关镇落实一会四联工作机制中,组建道德法庭和新风协会等组织,研判化解矛盾纠纷。聘请社会威望高、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又有一定法律知识的4名退休干部为调解员,积极开展民事调解工作。小调解发挥大作用,用软方法解决硬问题。南关社区居民冯玉文与马陆明因债权债务、房产发生纠纷,双方经多次诉讼,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镇道德法庭接手案件后,会同南关社区调解组多次到双方家庭和房产现场进行查证,反复做当事人工作,终于达成马陆明一次性支付冯玉文补偿款12万元、房产归马陆明、以后双方永无纠葛的协议,解决了城关镇原来法律途径没有解决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截止到今年6月30日,道德法庭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6起,小调解发挥大作用,用软方法解决硬问题,维护了全镇大局的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
镇新风协会由107名退役军人组成,活跃在基层信访维稳第一线。新风协会强化了超前预防功能,解决了很多村里管不了,法院管不着,部门管不好的棘手问题。贾耐勇原来是全县退役军人上访的负责人,镇党委政府得知后,书记镇长亲自做贾耐勇的思想工作,并带领他到老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贾耐勇深受教育,不仅成功制止了一起全县退役军人的非访,还成功劝说全省来联络上访的退役军人代表放弃了群访、集访。镇党委、政府把贾耐勇吸收为白庄社区新风协会会员后,贾耐勇积极配合社区做调解工作,现已成功调解居民矛盾纠纷6起。
三是在22个社区成立居民矛盾纠纷调解小组,支部书记任组长,社区干部人人既是调解员又是信息员,负责每周排查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并上报给社区,实行台帐管理,做到大事化小事,小事不出区。朱庄社区调解员在排查时得知本辖区居民万建国的儿子万阳光在废弃楼房内玩耍时楼板脱落腿被砸断,开发商不认账一事后,立即介入调解。经过多次做工作,最后开发商一次性补偿万建国儿子治疗费17万元,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解决了一起矛盾纠纷,维护了受害人的切身利益。
四是落实奖惩机制,奖优罚劣。镇党委、政府把一会四联工作机制实施情况纳入信访工作责任制考核,实行周记录、月算账、季通报。对零访社区进行经济奖励和考核加分,对工作不力、发生集访和非访的社区分别给予经济处罚、考核扣分和责任追究。营造了以平安定奖惩的浓厚氛围,形成做好信访工作的强大合力。
城关镇一会四联工作机制的开展,推进了信访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全镇信访实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由无序上访到依法上访、由治标向治本根本性转变,促进了城关社会和谐发展。今年1至6月,该镇信访总量较往年同期下降88.5%,进一步开创了信访稳定工作新局面。
- 1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2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3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4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5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6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7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8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9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10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1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