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文体广电和旅游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思路

年初以来,大兴安岭地区文化和旅游工作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年初地区“两会”工作部署,结合大兴安岭地委行署“打好7大攻坚战、推进14项重点工作”要求,以全力推进文化事业产业、全域旅游发展为总抓手,以全面深化文化旅游改革为主动力,改革创新,奋力进取,在繁荣区域经济、推动产业发展、引领先进文化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为大兴安岭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2018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文化工作
1.夯实基础,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推进文化场馆达标建设。松岭图书馆建设完成,漠河县筹措资金对县文化馆进行维修改造,十八站投入240万元对文体中心进行修缮。完成呼玛县大砬子村、鸥浦村1000平米文化广场建设项目。为我区三县和加区的13个贫困村争取到补助资金195万元(每个贫困村15万元)。研究制定了《大兴安岭地区县(区)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成功举办了第一批分馆揭牌授牌仪式。研究起草了《大兴安岭地区文化市场(文物)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继续推进“两馆一站”(即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博物馆免费开放,大兴安岭技师学院体育馆、职业学院体育馆、行署财政局训练馆等12处机关事业单位健身场所实现在每天特定时段和重大节庆日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共培训基层文艺骨干近5000人次。组建地县两级“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共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演出及培训辅导50余次。《意象漠河》实现了驻场演出,分别为首届感动兴安十佳人物颁奖晚会、加区贺新春主题晚会创编了大型主题(剧)节目。组织参加了第34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群星耀中华”市民音乐嘉年华、黑龙江省第三届农民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文化活动,为大兴安岭争得了荣誉。
2.聚能造势,文化产业发展势头猛进。以夯实文化软实力增加文化产业新亮点。北极人家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连续4年被评为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呼玛县白银纳乡和塔河县十八站乡鄂伦春族文化生态自然保护区项目被批准为省级鄂伦春文化生态保护区;加格达奇区版画被评为省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兴安岭版画被文化部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船制作”成功落户漠河“北极人家”。以推出文化新产品增加文化产业新看点。建设了“漠河老街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落成了漠河非遗馆、漠河版画基地、国家级非遗项目桦树皮船大师工作室,增设了各市县区局12个非遗展示厅,建设了采金、驿道非遗室外景区和林业开发文化室外展区;为进一步挖掘我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景区景点文化内涵,组织全区优秀作家深入基层各景区景点整理、编撰30万字的景区景点故事传说大全。目前编撰工作已经完成,等待下一步的出版发行。以提升文化供给能力增加文化产业新卖点。成功举办了呼玛国际开江节、漠河首届杜鹃花节、第二十八届北极光节等节庆活动和第十五届中国漠河国际冰雪汽车越野赛、第三届“塔河美程杯”森林自行车赛、漠河千人泼水成冰表演赛等赛事,拉动了旅游产业发展。我区新林爱情小镇文化旅游项目在第14届深圳文博会上进行了宣传推介,在新林区塔尔根镇举行了中国·大兴安岭新林“爱情坐标点”地标(雕塑)全球征集设计启动仪式。
3.立足利用,遗产传承保护稳步推进。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大兴安岭岩画作为专题参加中国岩画艺术展全国巡展,举办了“大兴安岭岩画与北山洞遗址考古成果研讨会”,首次在大兴安岭确定了新石器岩画遗存,填补了全国相关领域研究空白。在呼中区碧水山洞清理发掘出鲜卑时期至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十层,出土的玉器、骨器、点状叠加纹饰陶片均为黑龙江上游首次发现,填补了黑龙江流域乃至我区相关历史缺环。并深入县区局,对岩画数据开展实际核实工作,制作文本,逐级向上申报国保单位。同时,为加强我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进一步规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组织开展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矢量图划定工作。开展非遗传承工作。组织呼参加了鄂伦春族赞达仁民歌、鄂伦春吕日格仁舞传承培训活动。组织鄂伦春族民间艺术团参加“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中的127个曲艺项目、193个保护单位派演出队伍参加展演。举办“鄂伦春族赞达仁”民歌传承活动,呼玛县白银纳民族乡、塔河县十八站民族乡3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4.加强监管,文化市场管理健康有序。推进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按照省厅要求,组织全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开展综合执法业务培训,共培训综合执法人员30余人。组织我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赴省参加第二届全省文化市场(文物)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获得总成绩第10名的好成绩。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和“十一”期间全区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两节一假”文化市场监管和安全专项执法行动以及全区互联网上网服务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得到规范。共出动执法人员2815人次,检查场所1026家次。
(二)旅游工作
2018年,全区接待游客762.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23%。
1.顶层保障推出新思路。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落实行动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召开了全区旅游发展大会、大北极旅游区推进会议,出台了《大北极旅游区开发建设指导意见》,为旅游业有序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李大义专员和我分别带队,对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地区、山西省、浙江省、广东省及省内相关地市的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撰写了近2万字的《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为我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经验和重要发展启示。
2.基础配套取得新进展。嫩江源景区、百泉谷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完成,龙江第一湾景区电力、通讯建设项目已完成三座基站铁塔组建及全部转角杆位、线路中线放线勘测工作,目前正在编制《项目占地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2018年,全区累计投入旅游建设资金2.03亿元,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42个、导览图51块、标识牌530块,新修和维修旅游公路467.2公里。聘请国内顶级专业团队,正在编制涵盖旅游服务驿站、旅游厕所、休憩节点、自驾车房车营地等综合性配套设施的《大兴安岭地区自驾游目的地专项规划》,预计4月份前完成。
3.产品供给打造新亮点。推出了找北探源游、极寒挑战游、湿地观光游等十大精品线路。策划了以“冰雪北极·冻感兴安”来自北纬53度邀请为主题的“极地冰雪季”,推出了“极寒挑战、冰雪狂欢、天象奇观、冰雪盛宴、极地祈福和寻爱之旅”等六大诱惑,以及“玩转北极圣诞村、穿越冰雪森林、打卡爱情小镇、揽胜界江风情、寻觅黄金古驿和再现红色记忆”等六条冬季旅游经典路线”,同时推出了冬季玩转兴安的十大玩法。
4.营销推介寻求新突破。开展全方位营销推广,累计参加海峡旅游博览会、中国黑龙江国际生态旅游峰会、2018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国家、省级相关展会32场次。分别在杭州、深圳、揭阳等地举办专题推介会8场。外交部向全球推介黑龙江时,采用我区多幅图片,其中嫩江源景区象形“龙”字图片用作进入会场第一幅图片,8分钟推介片开头和结束画面以及推介主画面为龙江第一湾。开展了“冰雪北极·冻感兴安”中华名博兴安行活动,活动在全网络各大旅游自媒体平台已呈现鼎沸之势,其中“中华新媒体名博大兴安岭行”微博话题阅读量已突破4416万,“冰雪北极·冻感兴安 ”抖音话题已突破1066万播放量。举办网红培训班,
培训人数达900人,全区抖音、快手等自媒体爱好者突破2000人。开展冬季旅游全网络营销,在搜狐、新浪、腾讯、网易、人民网、凤凰网等有关门户网络媒体及地方网络媒体对我区冬季旅游进行专题整体推广。制作全区冬季旅游VR视频,取景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后期制作,预计2月末完稿。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强势营销,“神州北极·大美兴安”旅游品牌深入人心,全年有效累计送达数据突破了13.48亿人次。
5.旅游合作实现新成果。强化了与揭阳市的对口合作,推动实施“潮人北上、北货南下”合作战略,两地旅游部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揭阳至漠河或加格达奇航线正在全力推进,预计最快2月份可以通航,举办了揭阳推介会和潮汕地区旅游推介会,两地媒体互播旅游宣传片和旅游产品,两地教育部门就研学旅行已达成互送生源意向。分别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广州、成都、杭州等地签订了《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浙江旅游集团、深圳腾邦集团、中林集团等大型文旅企业形成合作意向,腾邦欣欣旅游与漠河市合作开发了电商平台、“北极之路”等项目,并共同创立了“极品旅游”品牌。漠河市与内蒙古天下草原文化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同时,强化了省内合作,各兄弟城市共同启动北极东极边境游、古驿黄金之路探寻游,下步将进行实质性全面合作。
6.行业监管迈向新台阶。制定出台了《2018大兴安岭地区暑期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召开文明旅游兴安行主题活动暨冬季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会议、暑期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会议、全区冬季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和旅游安全工作会议共3次,组织质安办成员单位联合明察暗访5 次,委托第三方暗访3次。共查出安全隐患40余项,现已整改完成。我区旅游市场秩序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树立了大兴安岭地区旅游市场的良好形象。
7.培训教育创造新经验。举办了冰雕雪塑培训班、导游讲解员培训班、旅游安全管理培训班。在杭州浙江大学创新举办了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研修班,开创了我区首次在域外举办高层次旅游培训班的先河。通过培训学习,增强了全区旅游干部和从业人员素质能力和服务意识。今年以来,累计培训旅游从业人员超过420人次。
二、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大兴安岭开发建设55周年,更是文旅融合发展和砥砺奋进的一年。全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工作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和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地委行署中心工作,从满足林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出发、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认真谋划好新时代文体广电和旅游各项工作,将深入开展“文旅发展质量提升年”活动,重点“突出一中心任务、完善三大基础建设、推进六项重点工作、提供一个坚实保障”,着力建设文化旅游强区,不断推动文体广电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大兴安岭全面转型全方位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一)突出一个中心任务
深入开展十个融合发展落实行动。深入开展以“旅游+文体、旅游+交通、旅游+农林、旅游+城建、旅游+康养、旅游+餐饮、旅游+教育、旅游+信息技术、旅游+环境建设、旅游+管护区经济”为内容十个融合发展落实行动,不断衍生新产品新业态新供给,提升整体竞争力。此项工作是我区加快推进旅游强区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我区旅游与相关产业均衡发展的一个有力促进手段。我们各条战线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的高度,切实提高重视程度,摆上重要日程,真正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好抓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严格按照方案明确的3个阶段,制定本部门和本推进组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标准、细化工作流程、落实具体责任,并按序时进度推进落实各项工作,及时总结工作成果和工作经验。行署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作为工作主要责任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统筹作用,统筹协调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按照要求指导、督办和推进落实工作任务。各县(市)区局作为推进工作的主体,对工作方案进行细化分解,安排专人负责推进落实,确保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有效推进。
(二)完善三大基础建设
1.继续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全区馆站达标建设工作,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着力提升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重点,统筹规划,均衡配置,推动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基本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根据省五部门《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健全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的总分馆机制;继续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落实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措施。结合大兴安岭鲜卑文化内涵和三次开发建设的重大历史背景,计划排演歌舞剧《鲜卑帝国》、话剧《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两部演艺剧目,并通过重点剧目的创排,丰富驻场演出活动内容,进而打造对外宣传名片。以建国70周年为契机,策划安排全区系列文化活动内容。以“结对子、种文化”等文化惠民为落脚点,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举办“庆祝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大兴安岭开发建设55周年”大兴安岭第二届“美丽家园、幸福生活”社区文化艺术节,继续组织实施“城市之光”、“金色田野”等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全区“庆祝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大兴安岭开发建设55周年”书法、绘画、摄影展,面向全国发起以“庆祝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大兴安岭开发建设55周年”——“唱响兴安岭、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原创歌曲征集大赛,在全区营造浓厚的迎庆氛围。
2.继续完善各项配套功能。重点做好东线、中线、西线3条找北线路和重要成熟景区景点的旅游服务驿站、旅游厕所、休憩节点、自驾车房车营地配套服务功能建设。推进《自驾游目的地专项规划》按预计时间编制完成,并组织好规划评审,力争3月末前规划编制和评审工作全部完成,5月中旬前完成前期建设手续,5月末开工建设,年末前全区建成3—5个自驾车房车营地,建成3—5个旅游服务驿站驿站,设计规划的旅游厕所必须全部投入使用。
3.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龙江第一湾大景区电力和通讯建设。推进瓦西公路建设进度,会同森防部门协助做好借助通村、通林场和防火公路的优惠政策,寻求与旅游公路有机结合,规范和加密全区各景区景点旅游引导标识。配合发改、工信部门,积极协调增加哈尔滨至漠河航班数量和铁路客运车次,进一步缓解旅游交通运力。
(三)推进六项重点工作
1.继续推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按照《大兴安岭地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五个十”实施方案》,继续做好各大节庆、赛事的举办和向上争取工作,全面树立精品节庆、赛事品牌形象,不断丰富项目,增强游客参与性,制造旅游“热点”“看点”,形成以节庆、赛事品牌拓展文化旅游发展空间的良好局面。加大特色冬季冰雪体育赛事的举办,积极策划“千人泼水成冰表演赛”等体育赛事,助推加格达奇冬泳邀请赛由地级赛事上升为由省体育局主办的省级体育赛事,进一步扩大冬季冰雪体育赛事影响力和覆盖面。充分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剧场等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设施,开展“不夜城市”服务项目,在旅游旺季适当延长重点旅游区域公共文化场馆的开放时间和服务时间,积极开发、开办咨询服务、艺术展览、周末剧场、周末赛场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产品,壮大文化旅游实力,提升文化旅游形象,提高文化旅游产品品质。与加区政府共同谋划建设集创作、销售、展览、收藏、培训、体验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大兴安岭地区版画院及文化产业园(大兴安岭美术馆)。加大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开发力度,精心创作一批如鲜卑系列产品、北文化系列产品、龙文化系列产品、老林业系列产品等融入地域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积极参加深圳文博会、东北博览会、哈洽会等国内外大型文化会展活动,宣传我区特色文化,推介文化产品,通过商谈、合作,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做好与国家、省文化产业政策的无缝对接,做好2019年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文化产业项目扶持资金,力争我区有更多的文化产业项目纳入全省文化产业大盘中。
2.继续推进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工程,使非遗在开发、保护的同时,融入现代生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来提高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切实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把文化遗存推介为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促进文物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同时,继续充分挖掘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形成新的非遗产业项目,通过非遗项目增加全域旅游互动性、体验性,增强游客对地域文化的获得感、认知感。做好国家级代表性项目整体保护规划、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的申报工作。开展古驿道驿站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认真谋划古驿道驿站文化旅游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古驿道驿站线路国家文物保护项目资金,积极向上申报岩画和呼中碧水北山洞穴遗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大文物保护执法力度,对辖区文物保护开展巡查和抽查,认真履行主管部门的职责。
3.继续推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贯彻落实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实施好“健康兴安行动”。开展好各层次群众体育活动,进一步拓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赏冰乐雪”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赏冰乐雪”活动的规模层次,组织开展群众性冰雪体育系列活动。建设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室内滑冰馆和漠河体育中心,积极谋划前期建设工作和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挖掘备战潜力,科学训练,力争十四届全国冬运会、北京冬奥会上取得好成绩,筹备好第八届全区运动会。加强与国家、省体育部门的合作,引进国际国内高水平的体育赛事,通过赛事宣传大美兴安。
4.继续丰富产品供给。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充分发挥“最北”区位优势、“最冷”资源优势、“最纯”生态优势、“最爱”垄断优势,精心设计找最北、寻真爱、赏湿地、泼水成冰等个性化文旅新业态和新产品,打造“冬夏两旺、春秋补充、四季皆游”的旅游发展格局。做精极地特色产品。坚持想唯一、干第一、去之一,依托最长界江、爱情小镇、最冷小镇、龙江第一湾、亚洲最大岛状湿地等垄断性资源,打响“最北、最冷、最纯、最爱”四大特色品牌,创意开发找北游、冰雪游、森林游、湿地游、界江游、康养游、爱情游等特质性产品。围绕已经设计的“兴安十大极地旅游品牌”,深度开发互动项目,精心设计旅游线路,有效丰富文化内涵。开发冬季冰雪产品。根据文化和旅游部下发的《关于做好冬季旅游产品供给工作的通知》,我区要努力补齐冬季旅游产品供给的短板,深度开发冰雪体验、极寒挑战、文体赛事等产品,精心设计城市冰雕雪雕,打造独具挑战性、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趣味性和差异化的冰雪产品体系,让游客有玩头、城市有看头,把冷资源做成热经济。开发特色体验产品。针对嫩江源景区、漠河石林、白山景区等适合低空观赏的景区景点,利用滑翔伞、动力伞、三角翼等便捷式小型飞行器,开发低空飞行游览项目。开发VR体验产品,重点旅游县市区局在游客服务中心或智慧旅游中心投放VR体验设备,地区文旅部门正地拍摄制作全区旅游VR视频。同时在全区各政府网、文旅网等线上平台投放VR视频,建立全覆盖体验渠道。开发夜态旅游产品。要鼓励民间开发鄂伦春、俄罗斯、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演艺,开办酒吧、咖啡厅、书吧、SPA、KTV等夜生活娱乐休闲场所,延长消费产业链。
5.继续加大营销推介。营造浓厚发展氛围。通过地县两级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开设文旅专栏,在机场、车站、公路等公共场所设立广告牌,形成浓厚的文旅发展氛围。提升营销推介质量。与高端文旅传媒创意企业合作,重点在纪念品商品开发、物料设计制作、线路攻略设计、营销活动开展、新媒体营销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升文旅营销创意产品的水准和档次。强化媒体平台营销。重点借助主流媒体,做好新闻宣传、事件宣传和节点宣传。选择网络移动客户端的网站、微博、微信等、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全网络旅游营销。借鉴重庆、西安等“网红”城市做法,重点对核心资源进行策划式推广,加快培养本土的抖音、快手爱好者成为网红,将我区打造成为网友和游客非来不可的“打卡地”。强化区域合作营销。抢抓与广东揭阳市对口合作机遇,充分发挥“16+1”和“4+1”旅游联盟营销平台作用,努力实现区域旅游合作营销。学习张家界旅游获客模式,开拓外埠客源。深耕周边游市场,做分流式、延展式引导营销。做好节庆赛会营销。有针对性地做好主要客源地、航线经停地、中途集散地的活动营销推广,策划一批在国内有引爆点的营销推介活动。丰富北极光节、冬至文化节、开江节和漠河冰雪汽车越野赛等节赛活动的内涵,增强游客的体验性和参与度。
6.继续深化对外合作。加强对口合作。按照“潮人北上、北货南下”的总体思路,重点推进开通揭阳至漠河或加格达奇航线,延长深圳至漠河夏季航线时间,探索开通冬季深圳航线。继续强化两地文旅资源相互宣传的力度,提高两地民众的彼此认知度和向往度。与教育部门共同开展研学游和亲子游,强化两地旅游企业间对接合作。探索外埠合作。不断深化与呼伦贝尔市和内蒙森工合作,共同探索开发森林草原游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国家旅游风景道”创建工作。探索与山西大同和河南洛阳开发拓跋鲜卑寻根问祖线路,通过合拍影视作品、举办鲜卑文化论坛等形式,寻求深层次合作。强化省内合作。打造北极东极边境游,探索开通北极至东极航线,开发古驿黄金之路探寻游,打造我区至黑河黄金驿路旅游线路,形成大森林、大湿地、大油田、大湖泊、大火山等产品和线路。强化旅游公司、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互动,激发省内旅游市场活力。
(四)提供一个坚实保障
为推动文体广电和旅游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中纪委、省、地纪委的要求部署,认真分析廉政建设形势,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完善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监督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把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和地委十项规定。加强系统安全工作。文体广电和旅游系统既是意识形态安全重要领地,也是安全生产重要领域。必须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要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把安全放在首位,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建设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强化安全主体责任,确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实行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失责必究。组织开展经常性安全大检查,彻底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切实堵塞各种安全漏洞,切实做到坚守安全底线,坚决不碰红线,筑牢安全防线。
- 1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2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3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4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5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6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7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8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9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10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1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