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19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9-08-27 来源: 作者: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市委市政府旅游工作部署,加快推进优质文旅资源整合,以优化旅游结构性供给为主线,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促进旅游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旅游公共服务更加健全,城市吸引度持续提升。预计2019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303万人次,同比增长14%;全市实现旅游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14%。

一、做强产业规模,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一)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拟定2019年召开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并与大岛经贸洽谈会或中俄文化大集相结合,作为2020年在黑河召开全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誓师大会,促进各个战线、各个产业融合发展。

(二)高水准编制规划。完成《黑河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包含城区5A级旅游景区专项规划和边境旅游试验区规划等),并将旅游规划与打造50-100万人口的边境中心城市相衔接。出台《黑河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同时加快古驿站规划编制工作。

(三)重点培育引领型项目。按照《2020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黑河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争取1亿元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部分落地黑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继续推进重点旅游项目14个。主要有爱辉区瑷珲乡野公园项目、五大连池风景区焦得布森林公园项目、孙吴县哈达彦俄罗斯风情村项目、逊克县东山森林公园三期工程、嫩江县高峰省级森林公园项目、嫩江县联兴乡万亩水稻田农业观光项目等。二是加快旅游厕所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批示精神及国家、省厕所革命工作部署要求,积极推进2019年黑河市旅游厕所建设工作。三是积极谋划自驾车营地项目。主要有爱辉区小新屯自驾休息驿站、五大连池风景区三池房车营地、逊克县黎明坝上草原自驾车营地、五大连池市山口湖自驾车营地、孙吴县胜利屯自驾车营地等。四是积极创建国家A级景区。积极指导嫩江县墨儿根古道驿站博物馆、嫩江高峰森林公园、爱辉区明石山景区争创国家3A级景区,力争2家景区通过市旅资委评定。

(四)加强文化旅游产品供给。立足黑河特有的地域优势,突出中俄特色、民族特色,积极繁荣创作文艺作品。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全身心扎根基层,力争创作生产出1-2部优秀作品。同时,加强艺术生产创作培训工作,让艺术家们关注历史、关注现实,关注黑河地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围绕庆祝建国70周年创作优秀剧节目开展专场文艺演出和举办市民社区文化节等系列文化活动。主动推动“旅游+”,与农业、医疗、教育、文化、体育、交通等各领域相加相融,在乡村、自驾、研学、边境等旅游产品上做文章,实现共建共享共赢。乡村旅游:鄂伦春民俗旅游两日乡村游、欢乐乡村丰收采摘游。自驾旅游:加强与车友会、俱乐部等联系,推广“黑河·我的极致远征”自驾旅游品牌。研学旅游:开发黑河市区至黑河地震台和西沟水库等科普研学旅游线路。组织景区制定“中考、高考等学子游黑河”研学旅游优惠政策,吸引研学旅游活动进入黑河。边境旅游:推进赴俄乡村、垂钓、打靶、购物及参观航天城等特色旅游发展。康养旅游:继续开展五大连池康养及跨境旅居康养旅游。冰雪旅游:围绕三大冰雪旅游区,开展五大连池寒地温泉、逊克雾凇奇观、红河谷国际滑雪场滑雪、试车、随鄂伦春族人一同狩猎等产品及活动。交旅融合:提升景区道路以及服务区、标识牌、骑行慢道建设,推进以龙建股份公司最美331风景道、沿江产业带为重点建设旅游风景道,推进黑河作为“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建设。

(五)继续推动两区创建工作。及时修改完善《黑河中俄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方案》,以2019年黑龙江大桥开通为契机,积极向文化和旅游部汇报,争取“两区”早日落地黑河。积极推进五大连池风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六)加强旅游招商引资工作。主动与对口合作城市珠海市对接,邀请有投资意愿的企业(九洲控股、长隆)赴我市考察、对接旅游项目,争取早日在黑河落地开工。同时加强与国内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联系,邀请赴我市实地踏查,投资兴业。

二、强力拓宽市场,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一)区域合作,协同营销。与珠海旅游部门共同通过宣传资源互换方式,在对方电视等媒体宣传旅游,同时加强两市旅行社间交流合作,尤其是针对珠海至黑河航线,促进客源“南来北往、寒来暑往”;与龙广传媒合作发布广告及策划活动;与中青旅联科开展合作,召开旅游推介会,开展创意营销推广活动;与“4+1”城际旅游联盟2019年盟主大庆市旅游委沟通,共同研究确定联盟推介城市,放大联盟合作效应,推进区域合作一体化发展。

(二)突出重点,广告营销。在《自游天下》和《中国自驾游》杂志制作广告,利用其全国自驾车俱乐部、车友会等发行渠道和其官网、官方微信持续推广黑河旅游;聘请专业公司重新设计制作符合黑河旅游特色的创意旅游宣传品,并在各推介会及大型活动期间发放;在吉黑高速路黑河收费站擎天柱、黑河出租车、世纪广场电子屏等制作黑河旅游广告,同时为游客提供旅游指引。

(三)谋划活动,事件营销。举办“中国旅游日”和“世界旅游日”庆祝活动;与龙广传媒共同开展“ 探秘俄罗斯 ”龙广听友黑河-布市体验之旅和“黑河印象——点赞边境文化之旅”等线下活动;与中青旅联科合作开展创意营销,并将全省旅游营销活动、措施向黑河倾斜,组织2场推介会,开展2次创意营销活动。以第十届中俄文化大集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为载体,打造文化交流品牌。通过丰富活动内容,加强策划营销,品牌提档升级,扩大文化大集在两国间的影响力,以品牌效应拉动经济效益。继续支持和配合双方青少年、老年等民间文化团体举办的中俄文化交流活动和国际赛事。

(四)开拓市场,精准营销。持续开展政府间文化合作与交流,以“中俄国际艺术团”为依托,深入双方腹地开展文化交流演出活动。组织开展中俄美术、摄影、工艺品展览展销等合作项目,邀请俄罗斯传统手工艺制作人和黑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共同举办现场展示和表演,使游客欣赏到黑河最具特色的中俄民间技艺。联合俄阿州旅游部门赴俄腹地联合开展宣传促销;赴广东、广西、郑州等南方城市召开旅游推介会;积极参加文化和旅游部、省旅游委、联盟城市和其他城市举办的旅游营销会和国内外旅游交易会、进口博览会等。

(五)智慧旅游,互联网营销。广泛利用黑河旅游微信、微博、网站、今日头条等资源,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第三方平台等多渠道采集客源市场数据,实现市场营销宣传的精准化;建设“黑河智慧旅游平台”,通过“一张网”实现全市景区数字化管控,启动“一部手机游黑河”智慧旅游项目,全面提升黑河信息化水平;与旅游媒体对接,在国内主流网络媒体平台、旅游资讯官网、旅行攻略平台、户外媒体、APP手机客户端等特色平台变换不同风格发布形式,对黑河旅游进行全网旅游综合报道工作;通过专业媒体考察+座谈+宣传的模式,策划新闻媒体黑河行活动,建立对外传播通道;与大型互联网公司合作,利用全网络大数据,通过分析用户短期搜索行为、长期搜索历史和浏览数据,更快找到细分用户,在PC端、视频端、APP等渠道将黑河旅游广告精准推送给这类用户,提升黑河旅游广告的转化率。

三、着力品质发展,进一步规范文化旅游发展环境

(一)加强行业管理。认真贯彻《旅游法》,规范旅游企业经营,督促旅行社建立规范的团队及业务档案,签订规范的旅游合同,开展日常及节假日市场检查,切实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按国家标准认真做好旅行社、星级饭店审批、导游证核发工作,不断壮大旅游载体,为旅游市场繁荣提供保障。

(二)规范文化旅游市场。加大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力度,明确综合执法范围,推进综合执法机构和职能整合,建立健全综合执法制度机制,推进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完善文化旅游市场评价体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行为规范、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队伍。重点治理零负团费、欺诈宣传、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开展文化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形式,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和惩处力度,形成正面引导,使低层次、恶性竞争的旅行社退出市场,推广品质旅游,提高服务质量;继续推广应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规范旅行社全面使用电子合同,规范导游在执业过程中应当携带电子导游证、佩戴导游身份标识,并开启“全国导游之家”APP,将旅行社电子合同使用情况、团队数据填报和导游打开“全国导游之家”APP执业情况列入检查事项,作为日常执法检查重点。

(三)强化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部署,突出抓好《黑河市旅游包车客运管理实施意见》等旅游安全相关文件落实,切实防范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四)提升惠民工程。继续开展“城市之光”、“金色田野”系列文化活动,做好“结对子、种文化”暨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深入实施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完善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和城镇数字影院建设与管理工作,提高农村公益电影影片质量,有针对性地选择、放映农民群众欢迎、爱看的影片和新片。加强农家书屋的管理和使用,创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阅读活动。继续跟进户户通后续工作,探索构建管理长效机制,确保优质通、长期通。依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导游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导服人员行为,提升导游、领队人员服务质量,树立黑河旅游良好形象。通过培训提高从业者服务技能,通过广泛宣传倡导文明旅游,通过品牌推广让企业真正从优质服务上增加实惠。不仅在旅游行业,更要引导全市各行各业,形成人人爱护旅游,处处维护旅游的良好氛围。同时组织开展好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和等级证考试的相关工作。

四、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文化旅游行政服务能力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做到学深悟透、学懂弄通、入脑入心,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文化发展目标任务上来,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实现黑河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在旅游全行业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政令畅通。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三)扎实推进作风转变。全面推进旅游行政部门作风转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反“四风”。努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的旅游行政队伍。以敢担当,善作为的务实作风,推进旅游工作落实。

(四)强化廉政建设。完善制度机制,扎紧权力笼子。健全行政决策机制,严格规范旅游行政执法。在旅游行政部门深入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活动,主动接受各界监督,让旅游行政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旅游业大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优质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