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2018年 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要点的报告

省文化和旅游厅:
按照《关于报送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市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文化工作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抓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市278个贫困村,全部建有文化广场或文化活动室。二是推进市级“三馆”、县级“两馆”达标建设。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同江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其余县(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三级馆;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馆和汤原县博物馆被评国家三级馆;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被列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同江市被列入第三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中国同江“赫哲族文化辐射带”项目,并通过文化和旅游部验收,同江市完成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三是加大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市图书馆少儿影院和音乐鉴赏厅对外开放。举办了全省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推广服务培训班,各地图书馆馆长和业务骨干90余人参加了培训。四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市新华书店与市图书馆合作,在市图书馆设置阅览厅,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兴趣。
2、加强精品剧目创作演出和对外交流。一是精品剧目赴外演出。民族舞剧《乌苏里传歌》成功申报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交流传播推广资金扶持项目,在北京、山西、吉林、省内巡演32场,参加中央电视台“回声嘹亮”节目录制并荣获第十届黑龙江省文艺奖一等奖。赫哲族歌舞剧《拉哈苏苏》在精简演职人员及缩短时间进行编排后,演出2场。二是创排剧目助力脱贫攻坚。创排话剧《在路上》,参加“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并在市、县巡演26场。三是围绕主题开展活动。举办了2018年全市春节联欢晚会、2018年送入伍新兵启动仪式演出、“放歌新时代”金秋音乐会、桦南县扶贫攻坚主题文艺晚会,富锦市“富锦万亩稻海田园音乐会”、汤原县举办“放歌时代、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引汤工程五十周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六十周年”文艺演出。四是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参加了中国驻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总领馆的“体验中国年”和哈巴建城160周年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向俄罗斯人民现场演示了手绘京剧脸谱面具、扇面等技艺;抚远市与哈巴市联合举办《哈巴艺术之城》颁奖晚会,举办俄罗斯油画展览;举办了佳木斯?同江第四届中俄边境文化季系列活动,此项活动共八大板块,70余项活动。参加了“外交部黑龙江全球推介活动”,主要参与礼仪迎宾(互动)、展示屏循环播放民族舞剧《乌苏里传歌》,省级非遗传承人齐艳华展示鱼皮工艺和口弦琴演奏。
3、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各地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演出”“百姓大舞台”“冰天雪地、美好生活”群众文艺展演,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结对子、种文化”等系列文化活动。全市共组织演出2100余场,举办各类辅导1968次,各类展览22次,公益讲座195次,培训基层文艺骨干10万余人次,发展文艺骨干和文化志愿者4300余人;二是群众文化赛事成绩斐然。我市荣获第三届全省农民文化艺术节展演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歌咏比赛“表演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我市群众艺术馆马骥等人创作的《万春序曲》在黑龙江省第十届文艺奖中荣获二等奖;原创古满族(女真)民歌《万春之鹰》被选送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初评及开幕式演出;在全省第十五届“群星奖”比赛中,我市荣获2金1银的成绩。富锦市、桦川县荣获《黑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4、增强文化遗产利用保护。一是开展特色展览活动。哈普都?隽明书法篆刻艺术馆完成布展并正式对外开馆;举办《冰舞墨韵——朱晓东冰版画作品展》《首届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清明风俗展》,完成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网上红色展馆设计工作,在黑龙江党建先锋网上展出。二是开展馆际交流活动。市博物馆文创产品亮相德国法兰克福博览会,与新疆吐鲁番博物馆、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双鸭山市博物馆分别举办了《汉唐火洲 丝路风采——新疆吐鲁番汉唐文物精品展》、《蝴蝶泉边好梳妆——白族服饰文化展》、《毛泽东家风展》。三是加强文物资源保护。完成了全市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矢量图”的测绘工作、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界桩的制作安装工作和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科学记录档案的编制工作。对前董家子古山寨保护工程进一步完善,在前董家子古山寨遗址一号城址山脚下,建设了一组高2.6米,长31米,总面积81平方米的浮雕墙。四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召开《佳木斯赫哲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规划纲要》论证会,开展了省第三届农民文化节(桦南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组织撰写和修改《佳木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和《规划纲要》。同江市国家级项目“赫哲族婚俗”已入驻八岔赫哲族乡完成第一幕《比武择婿》编排,于2018年9月在八岔乌日贡广场首演成功。
5、推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一是佳报集团印务快递产业园、艺8时尚创意创业产业园、黑金文化艺术中心等五个项目列入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库。二是组织我市文化企业参加哈洽会、深圳文博会等,重点推介我市鱼皮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项目;三是积极谋划产业项目。将敖其赫哲文化旅游综合体、“多馆合一”公共文化设施项目、省级文物合江省政府旧址保护和改造利用项目纳入“佳木斯重大建设项目库”。同江市赫哲族鱼皮文化产业基地,2018年4月份对外免费开放,全年接待游客15000人次。
6、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服务。一是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各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全部上收,建立同城一支执法队伍。二是开展文化经营场所大排查活动。对全市450家网吧、娱乐场所、出版物经营单位、印刷厂及124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三是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制定并下发《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设计并印发了200余份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海报,扩大了群众知晓率。
7、做好文化扶贫攻坚工作。一是完成国贫县192个贫困村完成文化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室内)或文化活动场地(室外广场))建设任务,分别采取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方式覆盖,通广播电视。二是开展文化扶贫活动。通过专业艺术创排、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文化惠民演出、农村电影放映、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助力扶贫攻坚。三是驻村工作踏实有效。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政策宣讲、为百姓做实事解难题1500余次;争取各类扶持项目资金943.7万元;协调落实扶贫项目11个;开展各类讲座(培训)7次;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2次。创办扶贫扶志项目《爱心超市》、扶贫扶智项目《技能培训基地》与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无缝对接。
(二)旅游工作
2018年,佳木斯市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2.5万人次,旅游收入2250万美元,同比增长3.3%;接待国内游客728万人次,旅游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17.6%。
1、加强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一是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起草制定了《佳木斯市全域旅游工作推进方案》。二是起草了《佳木斯市文化旅游产业集团筹建方案》,拟定了文旅集团组建的思路、原则及资源整合方式。
2、加强旅游景区建设。一是推进便捷旅游交通建设,完成了汤原亮子河公园到汤旺金星村“百里景观大道”、郊区卧佛山滑雪场到达勒花海旅游路、抚远浓桥至抚远镇旅游风光带等交通升级工程,增设旅游标识,建设景区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二是推进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桦南县森林蒸汽小火车休闲旅游区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改建卧佛山滑雪场,安装运输魔毯,新建高山雪圈等设施,增添雪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三是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旅游厕所21座,同时积极开展旅游厕所服务标准化建设。四是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同江市三江口景区游客中心和售票亭实现WiFi、视频监控全覆盖和景区智能讲解。
3、加强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一是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开发了富锦稻海田园综合体--万亩水稻公园,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和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二依托乡村资源,开发了富锦福祥年村、抚远对俄果蔬示范基地、抚远蔓越莓基地、汤原乡村旅游景观带、桦川星火朝鲜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乡村旅游项目。三是依托林业资源,推进桦川国家森林公园、郊区达勒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四是依托赫哲民俗资源,打造同江市街津口民族风情游览区、八岔赫哲族渔猎文化参与体验区和同江市赫哲非遗文化展示区。五是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结合“华夏东极”地理极标,穿点成线,规划设计了“追逐阳光之旅”华夏东极生态(自驾游)精品线路。抚远至哈巴1-3日游精品线路,在旅游旺季一票难求。经俄哈巴罗夫斯克到勘察加、萨哈林7日游和海参崴4日游线路正趋于成熟。
4、开创“旅游+”新业态。一是旅游+医疗。抚远市开办中医医疗保健门诊,吸引俄罗斯游客入境康养诊疗,旅游休闲。二是旅游+养老。7月接待2批甘肃省兰州市82名旅居老人,精心设计了佳木斯—伊春—汤原—同江—抚远10日游线路,以养老度假的方式畅游黑龙江。三是旅游+教育。研学游初具规模,其中抚远市推出“东极猎人夏令营”研学产品,5期共150名中小学生参与体验。四是旅游+体育。先后举办了抚远新年日出马拉松赛、佳木斯市第二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醉美湿地”2018富锦半程马拉松赛和2018同江中俄跨境1+1马拉松赛活动。
5、深度开发旅游商品。抚远旅游商品企业自主研发的“东方礼遇”系列和“来自东极的礼物”系列旅游产品深受游客喜爱。佳木斯基业玻璃制品有限公司选送的《暖玻玻电热玻璃晾衣架》在2018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上获得铜奖。在全省旅游商品成果展示创意设计大赛上,我市选送的鱼皮画册荣获银奖,桦川米画荣获铜奖,东方礼遇红木系列纪念品荣获群众喜爱奖。
6、加强旅游营销。一是全力办好旅游节会。大力推进第十五届三江国际泼雪节、第八届三江杏花节、5.19中国旅游日黑龙江省主会场活动、首届农民丰收节、富锦国际乡村狂欢节、同江第四届中俄边境文化季、抚远阿里巴巴鲟鳇鱼放流节等旅游节会,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加强旅游产品推介力度。先后同龙江东部旅游产业联盟城市、省文旅厅前往国内主要客源地城市开展旅游营销活动,推介旅游产品;参加“2018中国黑龙江国际生态旅游峰会”,在会上发表“农业生态游”主题演讲;参加黑龙江省最具影响力营销事件评选,其中我市2017年“旅游+农业”创意营销事件获得网络投票评比第一名。自主举办了“佳”在东极金秋旅游宣传周、华夏东极邂逅伟人故里”中山旅游产介会、“赏冰乐雪、华夏东极”粤港澳大湾区(广州、佛山、东莞)旅游推介活动。通过“佳木斯旅游”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头条官方平台等发布旅游信息1000余条,通过其他网络媒体发布信息400余条。启动新版佳木斯旅游专题宣传片拍摄工作,配合央视《大美中国》、福建卫视《主播旅行社》、北京卫视《暖暖的味道》、爱奇艺《年味·远方》等相关栏目组到我市取景拍摄工作,展示优质旅游资源。
7、加强对外旅游合作。一是加强同广州、中山、江门旅游部门的对接,促进双方旅游企业合作。同大兴安岭市共同启动了北极至东极边境游项目,同秦皇岛旅游局、中山市旅游局签订旅游合作协议。二是以垦地共建为契机,加强同农垦总局旅游部门对接。总书记视察建三江后,第一时间前往建三江管局对接,研究开展“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充实华夏东极精品线路。三是借助哈佳快速铁路开通的有利契机,与中铁12306订票平台对接洽谈,达成旅游营销合作。联合南航黑龙江分公司、中铁哈局集团公司共同举办“南航空铁联运,畅游华夏冬季”产品发布会,进一步提高旅游便捷性。
8、加强旅游安全和市场秩序监管。一是严厉查处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行为,同市工商局、物价局、安监局、质监局、交通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3次,对县(市)区旅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抽查5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二是节假日期间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主要领导带队深入旅游景区开展专项检查,维护假日旅游安全。
制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
1、公共文化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不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文艺精品和品牌活动不多,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产业优势。
2、没有形成明确的旅游发展定位,缺乏统一的规划引领,对旅游发展投入不足,缺少精品景区和龙头项目,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相对滞后。没有建立系统的旅游营销推介体系,导致对外推介的概念性不强,影响力不够。
3、缺少政策支持和引导,文化旅游市场主体薄弱,企业发展缺乏积极性和竞争力,缺少专业性人才。
二、2019年工作思路
1、提高艺术创作质量。努力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文艺作品。实施精品战略,围绕我市特色文化,创作一批反应地域特色的文艺作品,继续打磨扶贫题材话剧《在路上》,探索民族舞剧《乌苏里传歌》和话剧《过江人》进行驻场演出,增强佳木斯知名度和美誉度。围绕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大文艺演出。
2、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市县“两馆”达标建设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拓展公共服务内容,实现公共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和一体化服务,持续实施好“社区文化艺术节”“百姓大舞台”“等公益惠民演出,深入开展“结对子、种文化”“百万文化能人培训”工程,丰富基层文化活动内容,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推进景区提档升级,持续开展“厕所革命”,提升景区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3、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抚远市莽吉塔站故城文物保护及展示用房的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好前董家子古山寨、瓦里霍吞古城等文物遗址,全面展示汉魏时期佳木斯地区古城及文化历史,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旅游景区等活动,丰富游客文化生活。
4、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加快完善旅游交通、智慧旅游、景区配套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启动编制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组建文旅集团,以文旅集团为平台或媒介,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市场化水平,谋划建设特色旅游项目。
5、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加强同周边地市之间资源共享,开发具有东极边境、生态冰雪、红色历史、民俗文化等内涵的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叫响”华夏东极“品牌。不断加强文化旅游与教育、体育、养老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旅游新业态。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筹办“三江杏花节”“泼雪节”等文化旅游节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
6、加强市场监管。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推进文化(文物)、广电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提升监管水平,加强文化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确保市场规范有序。
7、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围绕沿边文化走廊建设和“一桥一岛”建设,加强与俄罗斯文化旅游交流,做好中俄文化交流演出工作。承办好佳木斯同江中俄边境文化季、抚远中俄文化系列活动。探索开展跨境旅游合作,打造独具特色的黄金出境旅游线路。
8、加强文化旅游营销。一是加强对我市鱼皮文化产品等优势文化品牌的对外推介工作,拓展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渠道。组织文化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哈洽会、京交会等省内外大型经贸文化交流展会,推介我市特色文创产品、演艺产品和产业项目。二是在巩固老的客源地的同时,开拓新的客源市场,加大对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城市的文化旅游推介,进行定位精准营销。以佳木斯空港和抚远、同江国际口岸为支撑,做强俄罗斯远东、萨哈林、勘察加等出境旅游宣传。扎实做好线下传统文化旅游营销工作的同时,创新新媒体营销手段,利用网红、大咖、社团营造“爆品”宣传效果。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