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有力道富民增收显成效 “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系列报道之二
近日,记者走进四川南充阆中市五龙村,只见数幢传统民居改造而成的乡村民宿坐落于田间果林之中,原汁原味的川东民居配以现代化的设施设备,让这里大受游客青睐。每逢节假日,这里的房间供不应求,经营者乐开了花。
五龙村只是四川旅游扶贫工作中呈现的亮点之一。近年来,四川各地按照四川省委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在旅游扶贫方面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四川将把扶贫工作推向深入,旅游业也将在此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真抓实干成绩斐然
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四川把现代化旅游产业新体系建设和优质旅游发展作为旅游扶贫的方向,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四川旅游正加快建设现代化旅游产业新体系。四川的贫困地区更是将这一工作作为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力争实现脱贫产业可持续和贫困群众全覆盖。
为了实现贫困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去年以来,四川省扶贫、金融、文旅等部门通力协作,建立起旅游扶贫示范区(村)创建评定、旅游产业带贫减贫成效统计监测、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重点项目联评联审等工作机制,形成了协同联动、多方参与的旅游扶贫大格局。四川在20个贫困县启动了首批乡村旅游规划师、工程师和技术员的两师一员试点,为这些地区培养了上千名乡村旅游本土人才。
为了实现贫困群众全覆盖,四川创新旅游扶贫带动模式支持贫困户改造闲置房屋创建乡村民宿达标户,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合作社普及,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创建旅游商品研发基地等。
优质旅游发展也在贫困地区得到深刻体现。一条条宽阔平坦的乡村公路、一座座风格各异的高端民宿、一件件别具特色的旅游商品都是最好的例证
2016年以来,四川统筹多方力量推进全省旅游扶贫工程,取得突破。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先后建成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县)3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592个、乡村民宿达标户3639个,累计带动1306个旅游扶贫重点村退出、24.58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093元。乡村旅游有力增强了四川贫困地区造血能力,让贫困群众背靠山水美景摘下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产业扶贫造血为本
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四川始终坚持以贫困群众就业增收为目标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让当地实现自我造血。四川各地涌现众多旅游扶贫典型案例,也总结出景区带动、商品带动、乡村旅游带动等多种扶贫模式。
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的安哈镇可谓景区带动的典型。4A级景区安哈彝寨仙人洞安置当地群众就业300余人,人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依托景区,周边彝家乐也蓬勃发展,吃彝家饭、住彝家寨、干彝家活、享彝家乐受到游客欢迎,荞麦、蜂糖、核桃、花椒等土特产品供不应求。2017年,安哈镇的50余户彝家乐实现收入2100余万元,带动全镇实现农产品销售5000余万元。
广元市剑阁县的城北镇、开封镇,依托建设中的剑门石斛康旅产业园项目解决了不少群众的就业问题,并依托石斛产业增加了村民收入。园区积极参与精准脱贫,优先安排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在项目工地务工,目前已经安置40余人,工资日结,保守估算每人每年务工收入超过两万元。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吴建说:大家现在看到的只是一期项目,全部完工后将呈现丰富的乡村养生科普休闲旅游业态,并实现年加工100吨约500亩石斛原料的能力。届时,石斛种植、加工、销售和旅游接待有望提供500个就业岗位。
五龙村大力引导村民发展特色民宿,以公司+农户的模式让乡村旅游迎来了大发展。目前,传统民居改造而成的民宿和掩映在绿树之中的玻璃房已经成为一大亮点,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体验。在经营过程中,当地居民通过房屋出租、餐饮接待、劳务用工、绩效分红等多种形式增加收入。
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四川以多种创新模式引导各地通过产业发展进行旅游扶贫,不仅有效激发了基层活力,也为百姓的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接再厉助力攻坚
回顾近年来的旅游扶贫工作,四川可谓成绩斐然。然而,旅游脱贫致富的重任仍然在肩。
下一步,四川将按照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战略布局,依托重要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等,加快形成旅游扶贫重要支点,同时大力促进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实现旅游产业扶贫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
在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四川将充分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讲好乡村故事、弘扬民俗文化、传承民间艺术,以文化内涵大力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就在近期,四川省首批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将出炉。届时,这些小镇将在全省范围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四川乡村旅游走向精品化、特色化。
利益联结机制是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保障。在这方面,四川将着力团结一批有见识、有能力、有情怀、有担当的企业家,充分发挥旅游经营主体带动作用,用好用足扶贫政策,推广股份合作、经营托管等有效做法,实现贫困户与旅游业发展有机衔接。其中,四川将推广以购代捐的扶贫模式,组织贫困地区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景区、宾馆饭店、特色餐饮企业等,多渠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为了给乡村旅游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近3年来,四川实施了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赴台湾交流学习项目,先后选派了农家乐、乡村酒店、民宿、休闲农牧场、农产品开发等乡村旅游企业经营者以及少量旅游行政管理干部共计1200余人分多个批次赴台学习交流。
去年7月,四川从阿坝、甘孜、凉山以外的地区选派了78名懂专业、能攻坚的优秀旅游系统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未来3年,帮扶工作队员们将扎根最基层,以旅游业助力四川啃下大凉山这块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当前,四川新一轮的旅游扶贫大潮已在贫困群众的热切期盼中掀起,四川旅游也必将因其扶贫担当更显辉煌。
- 1 2025年宁夏博物馆管理工作培训班开班
- 2 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班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开班
- 3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4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5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6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7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8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9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10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11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