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力点亮“夜经济”
夜间营业考题商家如何破题
最近,位于北京东南四环的“李嘉嘉串串鲜”负责人正忙着跟合生汇商场里的电影院谈广告位,目标锁定为夜场观影人群。
为了从夜间经济市场里分一杯羹,商家各显神通。超市发总裁王增庆透露,超市发在北京玉泉路和学院路的门店已经实现了24小时服务。借助超市发“生鲜超市+罗森便利店+书吧”的形式,为当地消费者提供了一个24小时全天候的消费场所。“便利店里夜晚灯光通明,提供全天候服务,消费者可以买东西,也可以看书和工作。”
尽管夜间消费需求见长,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在实际运营中还是不得不算一笔经济账。一位餐饮从业者坦言,24小时营业意味着营业时间至少要增加8—10个小时,水电费用和人工成本都要增加至少一倍,如果营业额不能有相应增长的话,企业还是有不小的经营压力。
位于北京崇文门商圈的新华书店,这两年正成为文艺青年们的网红打卡点。因为2017年以来,这家书店开始24小时营业。
“我们想营造的氛围就是读者随时来,我们随时在。”书店经理李莉说。要24小时服务读者,必定要付出成本,尤其是夜间的支出。人工夜间的工资比白天高出30%,但是从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半开门这段时间所产生的销售额,大概只占全天销售额的5%左右。这样看来,夜间营业的收入和支出并不成正比。
如何平衡夜间营业产生的成本?书店想了个招。今年3月,店内在进门左侧开辟了一个多元化产品经营区,引进文创产品售卖,产生的利润就用来弥补夜间成本。
在北京市政协近日举办的“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委员沙龙活动上,委员们建议,在鼓励相关企业开展夜间经营业务的同时,想方设法协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和实际负担,让企业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可以在鼓励商业零售企业、商业中心晚间延长经营时间的同时,给予企业用水、用电、用工的差异化价格政策或相应补贴等。
完善夜间配套各地如何发力
保障夜间消费,夜间公共服务和管理如何进一步完善,也是摆在各地面前的一道新考题。
不少消费者反映,国内大部分城市公交车和地铁最晚运营时间为22点至23点,在大型商圈,夜间打出租车也经常需要排号。
为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去年3月,成都推出12条夜间公交线路,将22点至凌晨1点的运营线路比例提高至32%。成都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公交线路有效提升了市区各商圈、餐饮、娱乐等大型场所夜间经济发展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目前成都文旅公交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规划设计一条夜间旅游线路,将通过旅游观光巴士串联宽窄巷子、东门码头、春熙路等热门地点。
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介绍,北京将地铁1号线、2号线运营时间进一步延长,每年5月至10月,每逢周五、周六,1号线双向延长运营时间1小时,为消费者前往长安街沿线及二环周边的“夜京城”消费场所提供便利。
对于一些商业综合体反映的夜间停车难问题,北京市交通委也在组织各区结合停车位供需情况,利用空闲土地等新增一批停车位。交通部门还将对“夜京城”地标、商圈及生活圈加大出租车调度,增加周边驾驶员数量,通过鼓励措施及优先调派策略引导驾驶员接单。
除了消费者的困难,不少商家也反映在延长夜晚营业时间时遇到一些阻碍。
成都一家火锅店负责人提出,尽管目前很多餐厅已经尝试延长服务时间,但针对餐饮业的垃圾清运时间还没有跟着延长,相应配套措施应该到位。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丽媛建议,对夜间消费集中区域的灯光、交通、停车及垃圾等制定一系列标准和导则,支持各商家规范增设亮化设施和设置霓虹灯。同时,还应加强对夜间消费相对集中路段的交通疏导,制定出台更具灵活性的停车管理措施,满足夜间出行需要。
《 人民日报 》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