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州两河镇红古绿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两河镇地处广西桂北,全州县县境之南,素有“全州南大门”之称。这里自古以来的“湘桂古大道”曾是粮草、马匹、客商来往的重要通道。
·这里青青的古石板路、古旧的凉亭,一处处遍布了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足迹。据《全州县军事志》记载,红军从中央根据地出发长征,1934年11月28日,军委纵队从灌阳县文市出发,进入两河镇的马鞍岭、聂家、隔壁山、古岭头、深富洞;1934年11月26日上午,红一军团部及2师从文市出发,进入两河镇的马鞍岭、聂家、隔壁山、古岭头、板塘;1934年11月27日,红三军团从灌阳水车出发,进入两河镇的隔壁山、古岭头、新富洞;1934年11月23日下午,红五军团军团部及第13师接到命令,从灌阳永安附近的勾脑坳出发,经文市至两河镇的马鞍岭、古岭头、新富洞;1934年11月29日,八、九军团到古岭头,30日从古岭头过新富洞。
·近年来,两河镇传承红色基因,在党的领导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开辟“红、古、绿”三个战场,并把开辟这三个战场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打响了脱贫致富的“湘江战役”。红是湘江战役中红军留下的战场遗址、遗骨和故事等红色文化;古是两千多年积累的古村落和民俗等传统文化;绿是生态绿色产业。
·当地高度重视宣传,充分挖掘红色故事。以前,两河镇红色文化影响不深,只是在当地百姓口口相传中流传着零零碎碎的红军故事,该镇利用春节、中秋节等节假日多次发动县内外的能人及家乡骄子召开研讨会,深入了解红军故事,并将相关红军事迹编写进《红军过全州》《红军血战全州》等书籍,还积极联系宣传部门在各大报纸及媒体上发文报道。
·发动亲情友情,扩大重走红军路影响。两河镇充分运用在外的家乡骄子发动朋友圈效应,热情邀请队伍前来探究红军故事,体会红军精神。2017年2月,两河镇启动 “重走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徒步湘桂古大道” 活动,2月15日至2月17日,“重走长征路广西第一团”先遣队先后走过该镇的鲁水村、隔壁山大夫祠庙红五师李天佑红军指挥部、古岭头村、耳木塘红军罹难岩洞等当年湘江战役的具体发生地,此举开启了打好“红”战场的第一枪。
·增强红色看点,全面修缮湘江战役遗址。两河镇紧扣“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这一主题,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完成了板塘村、隔壁山村、聂家村、上刘家村等4处红军烈士墓的保护修缮工作,建设好了富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新富村委古岭头湘江战役展览馆、古岭头红军烈士墓葬陵园、板塘红军烈士纪念园等湘江战役遗址,指导建立起了上刘村红色文化旅游展览馆,修缮好了该镇境内长约3公里的红军长征经过地湘桂古道。
·继承做强“古、旧”特色,发挥传统文化特色影响力。古道彰显文化魅力、鲁水村是广西区内外闻名的传统古村落,两河镇结合“古、旧”特色,依照实际情况,制定《两河镇景区湘桂古道整修方案》《两河镇鲁水村村庄规划》等乡村发展规划,推动镇村“古、旧”传统文化发展步伐,共新铺设大理石板路1条,修复鹅卵石路面1条,新建旅游厕所5座、停车场5个,成功打造了6个“红色小村”,建设好了鲁水红军街道路项目、红军广场,桂北传统古村落鲁水村被评为“自治区乡村建设示范村”,实现了“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的升级。
·打好“绿”色攻坚战,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两河镇以黄泥冲村委1200亩沃柑示范园为核心,做大做强白水村委、两河村委、新富村委、上刘村委等扩展区的3000亩沃柑产业示范带,引进培育亩产值近2万元的优质桃李系列新品种300余亩,上刘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亩产值可达6000余元的“优质稻+金背鲤鱼”160余亩,示范带动40余农户。该镇的黄泥冲和顺园沃柑种植(扶贫)产业示范园、鲁水红军桃实验园示范园被评为现代特色农业乡级示范园。
·而今的两河镇,昔日的红军长征经过地已是繁花斗艳、瓜果飘香,一支支重走红军路的队伍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两河镇共接待重走红军路、缅怀革命先烈的单位和团体120多个,总人数达3万人次。”两河镇党委书记王军生介绍说。(廖雨刚/文)
责编:张阳
- 1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开展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 2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3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4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5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6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7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8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9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10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