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时异乡 大爱无界 阳朔县抗疫见闻

时间:2020-03-13 来源: 作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西阳朔县作为年接待中外游客2000万人次的中国旅游强县,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紧迫性不言而喻。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往年元宵节在家吃汤圆是家人的关怀;今年元宵节在阳朔县定点酒店吃汤圆,是党和政府的关怀,意义不一样!”今年元宵节滞留阳朔的武汉游客喻先生感动地说,阳朔县政府和定点酒店业主一起,为滞留阳朔的湖北籍游客准备了一碗碗暖心的汤圆。小小的汤圆,让身在异乡的湖北同胞感受到了阳朔人民对他们的关爱与支持。

  图片9.png

  图片10.png

  元宵节当天,阳朔县文广体旅局的负责人带着各种口味的汤圆来到湖北籍游客定点接待酒店——阳朔县公园度假酒店,与该酒店员工一起,为滞留阳朔的92名湖北籍游客煮制汤圆。虽然受到条件限制,不能手工制作汤圆,只能购买速冻汤圆,但当一碗碗承载着阳朔人民爱的汤圆端到酒店大堂的时候,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温暖。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这92名湖北籍游客以房间为单位,按顺序依次到大堂领取汤圆。少了一丝热闹的氛围,多出的却是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这里酒店的老板、工作人员、护士对我们都很关心,很关照我们 。每天给我们测量两次体温, 谢谢他们!”武汉游客何女士说。阳朔县文广体旅局局长廖梅荣介绍,现在留宿在定点酒店的湖北籍游客情绪很稳定,食宿有保障,每天还有水果温馨配送,比如外地的苹果、本地的金桔和沙糖桔;还建立了微信群,所有入住酒店的客人都在群里,避免了更多的正面接触,也可以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思想上的顾虑。

  阳朔县是广西第一个提供定点酒店供湖北籍游客入住的县份,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该县为定点酒店配备了24小时值守医疗团队与公安保障团队,还配备了工作人员,每天为隔离区的入住客人提供物品代买服务,彰显人文关怀,以实际行动为武汉加油。阳朔的漓江和遇龙河风景秀美,很多外国人在此长期驻留,阳朔西街更是被称为“地球村”。

  漓江边的石板桥村有个边城漓谷度假山庄,老板是比利时人,因这次疫情袭击,度假山庄一直没有开门营业,度假山庄的员工表示他们看到了中国政府防疫的力度和透明度,现在不营业是为了保护员工和广大中外游客,待疫情结束后,会依旧做好山庄的营业工作。遇龙河边胜地酒店的老板是美国人,以往住客80%都是外国人,现在酒店也是一派冷冷清清的景象。酒店一位员工说:“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快速反应,及时公开发布疫情信息,采取有力措施做好疫情防护,积极救治患者,这让生活在阳朔的外国朋友们感到放心。”

  “疫情在前,生活向前,我们的生活仍在继续。”从印度来阳朔做了四年生意的阿基,在疫情中选择积极面对。虽然他的餐厅已经停业,但他每天还是坚持到餐厅,为有需要的朋友供应一些酒水。今年77岁的安嫩?鲁滨逊来自美国,这段时间安嫩经常到阿基的餐厅喝下午茶,还会在网上看新闻了解疫情情况。“刚开始会有些担心,但现在我被周围的人照顾得很好,感到很安全。”她说。在阳朔生活的德国人托尔斯泰?福尔克曼也是阿基餐厅的常客。托尔斯泰说,疫情发生后,他的家人朋友很担心他,“我告诉他们不用担心,疫情并没有让我感到恐慌,这里一切都好。”

  面对疫情,在阳朔的外国人选择站在抗疫统一战线,而不是互相猜疑。“我相信一切都会恢复正常,只是需要时间。”阿基说。

  最“洋”防疫者:“我是这里的村民!”“您是哪个村的?”近日,阳朔县白沙镇旧县村委黄土村,一个戴着红袖章的金发外国人, 出现在防控值守一线。“请您配合测量体温。”这个外国人操着熟练纯正的普通话,用电子体温计在司机额前轻轻一按,“36度1,体温正常。”然后幽默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这位“红袖章”正是来自南非的洋人“疯子鹰”,旧县村秘密花园酒店的老板。因为旧县村毛姓人居多,他给自己取了个入乡随俗的名字“毛疯子”。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白沙镇各村成立了近百个联防联控战斗小组,党员、村民纷纷加入其中。“疯子鹰”和旧县村当地一些酒店、民宿的老板,自发加入村里的联防联控战斗,成为疫情防控一线最“洋”的守护者。

  连日来他们和党员、村民们一起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每天为村民测量体温、进行车辆登记、宣传防疫知识。“看到在‘疯子鹰’带头下,村民们积极加入阻击疫情的防控队伍,我们的村民更放心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更有底气了!”旧县村党支部书记朱芳辉信心十足地说道。(容科彪 徐仁秀 夏立慧 文/图)

  责编: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