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拟打造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8日讯(记者 裴小阁) 日前,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
海南省旅文厅副厅长徐翔鸿4月7日在政策解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在编制的过程中,注重对标对表中央12号文件的部署安排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注重与省域“多规合一”、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的充分衔接;注重细化深化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内容,吸收了“点线面”推进海南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的思想和理念,确保规划产品和项目与全域旅游的产品打造和项目建设等内容得到有效衔接。
据徐翔鸿介绍 ,《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总体目标是围绕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等优势,以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为重大机遇,以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体育活动为要素,通过“体育旅游化”和“融体于旅”两大路径,重点打造体育旅游示范项目。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立足于回应国家体育事业重大需求,立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愿景,从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客观维度、视野广度定位体育发展,坚持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社会参与、专业运营的体育产业发展道路。在政府主导下,充分释放社会、市场活力,通过国际化、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引入国际国内资本,逐步在全岛打造“同城一体、多规合一、一核多点、一城一品、一馆多场、体教融合、体医结合、配套完善、错位发展”的体育业态,逐步形成集体育、旅游、教育、文化、康养为一体的融合型体育发展模式,逐步把海南打造成为国家级、国际级的体育训练基地和赛事中心。通过制度创新、结构调整、方式转变、业态打造、文化重塑等,通过创建有利的营商环境、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做大总量、提升质量,逐步在全岛形成“打体育、看体育、玩体育、评体育、研体育、产体育”的体育氛围,使体育明星、国际国内体育组织汇聚海南,有目标地打造海南自有的品牌体育赛事,使海南体育人口和外来体育人口出现井喷式增长,使体育产业链日趋完善,不断推进海南体育和旅游全面深度融合,拉长海南体育旅游产业链,使体育成为助推海南旅游,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新高地、新坐标,让体育给城市带来活力,通过体育凝聚人才、人气和财力,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创新力作,为探索中国特色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新路径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先进经验。《规划》提出2020—2022年使体育旅游示范效应初显,品牌形象基本形成;2023—2025年打造2—3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完成。
徐翔鸿表示,在围绕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在空间规划布局上,海南省将采用“一圈、五区、五极、七核”的空间布局模式。在产品规划上,海南省将构建以“四大主导产品、八大特色产品”为主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在产业规划上,突出在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背景下,推动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体育旅游产品和产业,建设海南体育竞赛活动品牌与产业生态,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升级,鼓励发展体育旅游装备制造业,加快培育体育旅游服务业,努力实现体育旅游的跨越发展。在系统建设方面,主要是从信息化建设、营销品牌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发展环境建设、文化氛围建设等五方面提出系统性配套建设。
与此同时,海南省还从政策、体制机制、人才、资金、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全面推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的保障措施。在结合实际和科学统筹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列出2020-2022年的10项重点和主要工作即:建设施,打基础;创模式,优流程;建基地,抓试点;引赛事、创“IP”;设基金、建集团;促集聚、谋联合;引智力、聚人才;建站点,办培训;优网络,强智能;抓品牌、塑文化。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