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当代艺术中的敦煌精神】敦煌艺术传统元素的现代转化
11月13日,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等主办的中国当代美术理论建设系列专题之“敦煌艺术与20世纪中国美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分为 “古代敦煌美术研究”“丝绸之路中的敦煌”“敦煌艺术的现代转化·西部之旅”“敦煌艺术的现代转化·创新之思”等5个单元。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敦煌古代艺术与20世纪中国美术为主题,分享了关于敦煌艺术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美术文化周刊摘登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敦煌艺术传统元素的现代转化
敦煌石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宝库。20世纪40年代以来,这座宝库已被常书鸿等前辈大力开发,但它的艺术资源无比丰厚,仍然需要我们深入发掘,尤其是如何实现敦煌艺术传统元素的现代转化,还需要我们继续探讨。从敦煌壁画的临摹到现代绘画的创作,并非简单地照搬传统样式,而是要开发利用敦煌壁画的传统元素,创造表现现代人的梦想、情感、现实生活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形式。例如,张大千的中国画藏女系列,借鉴了敦煌唐代壁画的人物造型、线描、勾染和设色,摆脱了明清仕女的纤弱软媚,表现了少数民族女性的丰腴健美。董希文的油画《哈萨克牧羊女》和《开国大典》,分别吸收了北魏壁画的灵动线条和盛唐壁画的富丽色彩,创造了新颖独特的民族形式。潘絜兹的工笔重彩画《石窟艺术的创造者》,把写实人物形象与壁画、彩塑背景结合起来,也属于敦煌艺术传统元素现代转化的尝试。唐勇力的工笔重彩画《敦煌之梦》系列,是受敦煌壁画斑驳脱落的肌理效果启发,独创了“脱落法”“虚染法”等画法,别具一种沧桑之感和残缺之美。姜宝林的水墨写意画《敦煌的启示》,从敦煌壁画印象中提炼出简约有力的线条和色彩,把敦煌传统艺术元素大胆转化为现代抽象构成。这些现代画家的创作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不同,艺术受众群体通常不接受极端的个人主义艺术思想,那种表现自我与抽象的画面也不为中国大众所喜爱。在世界范围的角度看,东西方现代艺术共有两大特征:强化个性和简化形式。而民间艺术元素更容易转化为现代艺术。这些特征对我们从敦煌艺术中,探寻现代艺术的传承性与创新性都大有裨益。(文/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华书画家》杂志总编辑王镛)
原文链接:http://wlt.gansu.gov.cn/xyjy/34773.jhtml
- 1 湖南省文旅厅举办2024-2025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评审活动
- 2 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
- 3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情况反馈会召开
- 4 宁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盐池县开班
- 5 2025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
- 6 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7 我省50家A级旅游景区接受“健康”体检
- 8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 9 省政协一行调研甘肃画院美术创作与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 10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 11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